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和解程序的监督约束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一、我国刑事和解程序的立法现状及困境分析第11-18页
    (一) 发展历程第11-12页
    (二) 在我国的立法现状第12-13页
    (三) 我国现行刑事和解制度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第13-18页
        1. 与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碰撞第13-14页
        2. 各司法机关之间协作对接不足第14-15页
        3. 司法机关片面追求司法效率,功利主义浓厚第15-16页
        4. 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有待细化第16-17页
        5. 赔偿标准不统一,数额浮动区间过大第17-18页
        6. 加害人履行义务的方式单,赔礼道歉等精神抚慰不被重视第18页
        7. 缺乏对加害人的监督、矫正、帮扶措施第18页
二、境外刑事和解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18-21页
    (一) 刑事和解的实践模式第18-19页
    (二) 刑事和解的形式第19-20页
    (三) 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第20页
    (四) 刑事和解的救济机制第20-21页
三、我国刑事和解的监督约束制度完善建议第21-29页
    (一) 从长期看,立法明确规定刑事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的约束力第21-22页
    (二) 从短期看,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范刑事和解工作第22页
    (三) 统一赔偿标准,建立刑事和解最高赔偿限额及国家救助补偿制度第22-23页
        1. 确定赔偿数额的具体标准,设置最高赔偿限额第22-23页
        2. 建立刑事和解国家救助补偿制度第23页
    (四) 以社区矫正制度为核心,加强对加害人的监督帮教第23-24页
    (五) 建立刑事和解的撤销并罚制度第24-25页
    (六) 司法机关强化对刑事和解的监督管理第25-29页
        1. 司法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刑事和解办案机构第25页
        2. 在考核体系中体现刑事和解工作,以激励司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25-26页
        3. 加强并完善司法机关内部工作机制第26-27页
        4. 完善以检察机关为核心的司法机关相互监督约束机制第27-28页
        5. 加强社会各界的外部监督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3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台市食品监管主体整合的研究
下一篇:毒品犯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