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甘肃省清水老县城旧城更新规划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38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问题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选择与认知第12-25页
        1.2.1 老县城现状概况第13-23页
        1.2.2 老县城特征总结第23-25页
    1.3 旧城更新相关研究综述第25-33页
        1.3.1 旧城更新历程研究第25-30页
        1.3.2 旧城更新理论研究第30-31页
        1.3.3 旧城更新方法研究第31-32页
        1.3.4 研究综述启示第32-33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3页
        1.4.1 研究目的第33页
        1.4.2 研究意义第33页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第33-38页
        1.5.1 研究内容第33-34页
        1.5.2 研究方法第34-36页
        1.5.3 研究框架第36-38页
2 清水老县城空间分析与更新目标第38-64页
    2.1 现状空间问题及更新关键需求第38-43页
        2.1.1 现状空间问题分析第38-43页
        2.1.2 空间更新的关键需求第43页
    2.2 现状空间价值特色评价与保护诉求第43-57页
        2.2.1 评价方法与体系构建第44-45页
        2.2.2 影响因子选取及解释第45-48页
        2.2.3 标准化处理与评价过程第48-54页
        2.2.4 空间价值特色总体评价第54-55页
        2.2.5 空间价值特色保护诉求第55-57页
    2.3 更新现实挑战与目标建构第57-61页
        2.3.1 更新现实挑战第57-58页
        2.3.2 更新理念借鉴第58-60页
        2.3.3 更新目标建构第60-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4页
3 清水老县城旧城更新方法建构第64-92页
    3.1 县城旧城更新面临的困境第64-68页
        3.1.1 整体性更新引发的过程经济困境第64-66页
        3.1.2 商品房开发引发的空间形象困境第66-67页
        3.1.3 利益方博弈引发的更新沟通困境第67-68页
    3.2 旧城更新适宜性理论基础研究第68-73页
        3.2.1 政府主导下的旧城更新第68-69页
        3.2.2 开发商主导下的旧城更新第69-70页
        3.2.3 村集体主导下的旧城更新第70-71页
        3.2.4 适宜性更新理论探讨第71-73页
    3.3 老县城适宜性更新方式探讨第73-87页
        3.3.1 旧城更新方式借鉴与分析第73-74页
        3.3.2 更新方式评价体系建构第74-75页
        3.3.3 更新方式影响因素解读第75-79页
        3.3.4 影响因素的排序与分析第79-83页
        3.3.5 更新方式的图示化表达第83-87页
    3.4 老县城更新规划方法构建第87-89页
    3.5 本章小结第89-92页
4 清水老县城旧城更新规划实践第92-126页
    4.1 县城功能协调及老县城功能布局规划第92-104页
        4.1.1 空间容量与发展协调第92-95页
        4.1.2 服务设施功能协调第95-99页
        4.1.3 街区规模与交通空间协调第99-102页
        4.1.4 绿地景观空间协调第102-104页
    4.2 老县城片区更新管控第104-114页
        4.2.1 用地空间权属与边界界定第105页
        4.2.2 历史文化空间管控措施第105-108页
        4.2.3 用地开发控制第108-111页
        4.2.4 空间界面控制第111-114页
    4.3 老县城空间风貌塑造第114-124页
        4.3.1 风貌塑造基本原则第114-115页
        4.3.2 街巷空间塑造第115-116页
        4.3.3 空间节点塑造第116-118页
        4.3.4 地域性建筑塑造第118-124页
    4.4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26-130页
    5.1 结论与创新第126-128页
        5.1.1 研究结论第126-127页
        5.1.2 研究创新第127-128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128-130页
        5.2.1 研究不足第128页
        5.2.2 研究展望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7页
图表目录第137-142页
    图录第137-140页
    表录第140-142页
附录1:清水老县城空间价值特色评价权重矩阵第142-143页
附录2:清水老县城空间更新方式评价权重矩阵第143-144页
附录3:清水老县城公共服务类设施强制指标控制第144-145页
附录4:清水老县城地块指标控制总表第145-1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9页
    发表学术论文第149页
    参与实践项目第149页
    参加学术会议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后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下一篇:陕西省域中心城市住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