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上海市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8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8-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8-10页
        1.2.2 资料来源第10页
        1.2.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4页
第二章 理论分析第14-21页
    2.1 总额预付制的概念及其利弊第14-17页
        2.1.1 概念第14页
        2.1.2 理论分析第14-15页
        2.1.3 总额测算方法第15-16页
        2.1.4 国际经验第16页
        2.1.5 适用条件及其利弊第16-17页
    2.2 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概念及其利弊第17页
    2.3 按服务单元付费的概念及其利弊第17-18页
    2.4 按服务人头付费的概念及其利弊第18页
    2.5 按病种付费的概念及其利弊第18-19页
    2.6 混合支付模式第19-20页
    2.7 支付方式的总结第20-21页
第三章 上海市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历程及现状分析第21-28页
    3.1 上海市医保支付制度的演变过程第21-22页
    3.2 上海市医保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2-27页
        3.2.1 总额预付制现状分析第23-24页
        3.2.2 按服务项目付费的现状分析第24-25页
        3.2.3 按服务单元(住院床日)付费的现状分析第25-26页
        3.2.4 按病种付费的现状分析第26-27页
    3.3 上海市医保支付制度目前存在的难点及问题第27-28页
        3.3.1 医保预付总额的测算较难第27页
        3.3.2 按病种付费的方式还需推进第27页
        3.3.3 配套措施仍不完善第27-28页
第四章 上海市医保支付制度的实证分析第28-38页
    4.1 上海市医疗保险基金运营情况分析第28-29页
    4.2 单体医院控费情况分析(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三级甲等)为例)第29-31页
        4.2.1 上海市医院基本情况第29页
        4.2.2 医院的医疗费用和服务质量第29-31页
    4.3 医疗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第31-38页
        4.3.1 理论基础第31-32页
        4.3.2 上海市医疗费用实证模型设定第32-33页
        4.3.3 模型的估计和评价第33-37页
        4.3.4 结论与不足第37-3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第38-42页
    5.1.总结第38页
    5.2 创新与不足第38-39页
    5.3 建议第39-42页
        5.3.1 继续精耕总额预付制改革,同时迈出按病种付费的步伐第39页
        5.3.2 建立合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第39-40页
        5.3.3 加大政府对于卫生支出的投入力度,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第40页
        5.3.4 适当发展民营医院,并补充商业健康险第40-41页
        5.3.5 进一步探索医疗联合体总额预付的管理第41页
        5.3.6 合理支配医保基金结余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力机运行对大气边界层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中小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以宁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