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nux进程行为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入侵检测概述 | 第11-15页 |
1.2.1 入侵检测发展史 | 第11-12页 |
1.2.2 入侵检测分类 | 第12-13页 |
1.2.3 入侵检测模型及评估标准 | 第13-15页 |
1.2.3.1 入侵检测模型 | 第13-14页 |
1.2.3.2 评估标准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进程行为的主机异常检测 | 第17-25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进程行为分析 | 第17-18页 |
2.3 数据源的选择 | 第18-19页 |
2.4 基于系统调用的建模方法 | 第19-24页 |
2.4.1 短序列列举法 | 第20-21页 |
2.4.2 数据挖掘法 | 第21页 |
2.4.3 神经网络法 | 第21-22页 |
2.4.4 马尔科夫模型 | 第22页 |
2.4.5 隐马尔科夫模型 | 第22-24页 |
2.4.6 其他建模方法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调用的收集 | 第25-34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系统调用相关理论 | 第25-29页 |
3.2.1 Linux内核与系统调用 | 第25-26页 |
3.2.2 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 | 第26-29页 |
3.3 系统调用的采集方法 | 第29-33页 |
3.3.1 Ptrace系统调用 | 第29-30页 |
3.3.2 直接修改内核 | 第30-32页 |
3.3.3 LKM修改系统调用函数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系统调用宏的马尔科夫链入侵检测 | 第34-57页 |
4.1 引言 | 第34-35页 |
4.2 Macro MCM与相关算法 | 第35-40页 |
4.2.1 相关定义 | 第35-36页 |
4.2.2 宏生成算法 | 第36-39页 |
4.2.3 检测算法 | 第39-40页 |
4.3 基于Marco MCM的入侵检测系统 | 第40-50页 |
4.3.1 系统调用采集模块 | 第41-45页 |
4.3.1.1 替换函数 | 第41-43页 |
4.3.1.2 截获过程 | 第43-45页 |
4.3.2 预处理模块 | 第45-48页 |
4.3.3 检测模块 | 第48-50页 |
4.4 实验与评价 | 第50-55页 |
4.4.1 测试环境的搭建 | 第51页 |
4.4.2 可行性分析 | 第51-54页 |
4.4.3 功能测试 | 第54页 |
4.4.4 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入侵检测响应方法研究 | 第57-63页 |
5.1 进一步获取信息并报警 | 第57-58页 |
5.2 强制终止非法进程 | 第58页 |
5.3 延迟系统调用执行 | 第58-61页 |
5.4 封禁用户 | 第61页 |
5.5 录入系统日志 | 第61-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