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反倾销的出口企业会计政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反倾销理论概述及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现状 | 第17-26页 |
2.1 反倾销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2 反倾销中的市场经济地位要求 | 第19-21页 |
2.2.1 欧盟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 | 第20页 |
2.2.2 美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 | 第20-21页 |
2.3 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现状 | 第21-22页 |
2.4 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现状 | 第22-23页 |
2.5 国外反倾销对行业的影响 | 第23-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指控的会计政策分析 | 第26-33页 |
3.1 出口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 | 第26-28页 |
3.1.1 人工成本构成不合理 | 第26页 |
3.1.2 存货成本核算不规范 | 第26-27页 |
3.1.3 非货币性资产多以历史成本计量 | 第27页 |
3.1.4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较窄 | 第27-28页 |
3.2 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差异问题 | 第28-31页 |
3.2.1 存货准则差异比较 | 第29页 |
3.2.2 无形资产准则差异比较 | 第29-30页 |
3.2.3 固定资产准则差异比较 | 第30-31页 |
3.2.4 借款费用准则差异比较 | 第31页 |
3.3 市场经济地位及会计要求问题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33-36页 |
4.1 韩国对晓星化纤公司反倾销案 | 第33-34页 |
4.1.1 存货成本初始计量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4.1.2 人工成本核算存在问题 | 第34页 |
4.2 欧盟对金昌不锈钢公司反倾销案 | 第34-3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政策的选择 | 第36-48页 |
5.1 会计政策在出口企业中的执行现状 | 第36-41页 |
5.1.1 存货计价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执行 | 第36-38页 |
5.1.2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 第38页 |
5.1.3 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 第38-41页 |
5.2 国外会计政策选择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启示 | 第41-44页 |
5.2.1 各国对存货计价的规定 | 第41页 |
5.2.2 固定资产多采用加速折旧法 | 第41-42页 |
5.2.3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 第42-43页 |
5.2.4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 第43-44页 |
5.3 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政策选择 | 第44-47页 |
5.3.1 辞退福利会计政策的应用 | 第44页 |
5.3.2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 第44-45页 |
5.3.3 非货币性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 | 第45-46页 |
5.3.4 固定资产折旧法的选择 | 第46页 |
5.3.5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政策的选择 | 第46-47页 |
5.3.6 借款费用核算的选择 | 第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