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信息结构研究--以古筝教学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页 |
三、选题价值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原理概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器乐教学信息结构分类的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一、学习理论 | 第15-17页 |
二、心理学理论 | 第17-19页 |
三、传播学理论 | 第19-20页 |
四、系统科学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教学信息结构的理论维度 | 第22-25页 |
一、教学结构概念及内涵 | 第22-23页 |
二、音乐教学过程与结构、信息的关系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信息结构的类型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器乐教学信息的构成与分类 | 第25-28页 |
一、信息的形式 | 第25-27页 |
二、教学信息的形式 | 第27页 |
三、器乐教学信息的形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器乐教学的特殊性 | 第28-32页 |
一、特性 | 第28-29页 |
二、教师 | 第29-30页 |
三、学生 | 第30页 |
四、教材 | 第30-31页 |
五、乐器 | 第31页 |
六、发音方式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教学信息结构的类型分类 | 第32-34页 |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 | 第32页 |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结构 | 第32-33页 |
三、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结构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信息结构分析——以古筝教学为例 | 第34-48页 |
第一节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结构 | 第34-39页 |
一、三种器乐教学信息沟通分析 | 第34-35页 |
二、古筝教学信息结构分析 | 第35-39页 |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结构 | 第39-43页 |
一、三种器乐教学信息沟通分析 | 第39页 |
二、古筝教学信息结构分析 | 第39-43页 |
第三节 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教学信息结构 | 第43-48页 |
一、三种器乐教学信息沟通分析 | 第43页 |
二、古筝教学信息结构分析 | 第43-48页 |
第四章 启示和展望 | 第48-53页 |
第一节 器乐教学信息结构研究的启示 | 第48-51页 |
一、培育师生教学相融关系的信息结构 | 第48页 |
二、设置系统的器乐教学信息结构监控调研体系 | 第48-49页 |
三、建设体系化教学信息资源库 | 第49-50页 |
四、设计理想器乐教学信息结构模型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对器乐教学的展望 | 第51-53页 |
一、组建线上线下互通互联学习信息交流共同体 | 第51页 |
二、建立器乐教学信息资源研讨平台 | 第51-52页 |
三、创新和丰富器乐教学主体间信息传播方式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