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

混合模式介质吸附抗体的选择性及分离应用研究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语表第16-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42页
    1.1 引言第19-20页
    1.2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第20-25页
        1.2.1 人IgG结构与功能第20-21页
        1.2.2 人IgG亚型的结构与功能第21-23页
        1.2.3 人IgA和IgM的结构与功能第23-24页
        1.2.4 禽类IgY的结构与功能第24-25页
    1.3 抗体药物及其分离方法第25-28页
        1.3.1 抗体药物现状第25-26页
        1.3.2 抗体的分离纯化方法第26-28页
    1.4 混合模式层析第28-35页
        1.4.1 混合模式层析的原理第29-30页
        1.4.2 混合模式配基第30-32页
        1.4.3 混合模式层析的应用第32-35页
    1.5 蛋白质与介质相互作用研究第35-38页
        1.5.1 等温滴定量热法第35-36页
        1.5.2 核磁共振技术第36-37页
        1.5.3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第37页
        1.5.4 原子力显微镜第37-38页
    1.6 定量构效关系分析第38-40页
        1.6.1 定量构效关系概述第38页
        1.6.2 QSAR方法基本流程第38-39页
        1.6.3 QSAR应用第39-40页
    1.7 本文研究思路第40-42页
第二章 哺乳动物IgG及IgG不同亚型的吸附性能第42-56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43-44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43-44页
        2.2.2 抗体在层析柱中的吸附行为第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4页
        2.3.1 不同哺乳动物IgG在层析柱上的吸附行为第46-51页
        2.3.2 人IgG不同亚型在层析柱上的吸附行为第51-54页
    2.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禽类IgY的吸附性能及分离应用第56-70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57-59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57页
        3.2.2 IgY在层析柱中的吸附行为第57页
        3.2.3 鸡血浆料液的制备第57页
        3.2.4 层析过程优化第57-58页
        3.2.5 SDS-PAGE蛋白分析第58页
        3.2.6 SEC-HPLC分析第58页
        3.2.7 IgY生物活性分析第58-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3.3.1 IgY在层析柱中的吸附性能比较第59-62页
        3.3.2 混合模式层析分离IgY第62-69页
        3.3.3 IgY生物学活性分析第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人IgM、IgA和IgG的吸附选择性及IgM分离第70-88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71-74页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71-72页
        4.2.2 MMC介质对IgM和IgA的吸附第72页
        4.2.3 IgM和IgA的洗脱优化第72-73页
        4.2.4 细胞培养液中分离IgM单抗第73页
        4.2.5 人血清中分离IgM第73-74页
        4.2.6 SEC-HPLC分析第74页
        4.2.7 IgM生物活性分析第7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4-87页
        4.3.1 IgM与IgA在层析柱上的吸附行为第74-77页
        4.3.2 蛋白吸附选择性比较第77-79页
        4.3.3 IgM洗脱条件优化第79-81页
        4.3.4 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分离mIgM第81-83页
        4.3.5 人血清中IgM的分离第83-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人IgG及其片段Fab/Fc的吸附选择性和分离第88-104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材料和方法第89-91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89页
        5.2.2 抗体在层析柱中的吸附行为第89-90页
        5.2.3 ITC分析第90页
        5.2.4 IgG和Fc的分离第90页
        5.2.5 SDS-PAGE蛋白分析第90页
        5.2.6 SEC-HPLC分析第90-9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1-102页
        5.3.1 MMC介质对IgG及其片段Fab/Fc的吸附第91-94页
        5.3.2 MMC介质对IgG及其片段的选择性比较第94-96页
        5.3.3 配基与蛋白结合的热力学分析第96-98页
        5.3.4 IgG与Fc的分离过程优化第98-102页
    5.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混合模式介质吸附抗体的定量构效关系分析第104-127页
    6.1 引言第104-105页
    6.2 分子模型和计算方法第105-110页
        6.2.1 分子模型第105-107页
        6.2.2 分子描述符计算方法第107-108页
        6.2.3 描述符筛选第108-109页
        6.2.4 QSAR模型建立第109页
        6.2.5 QSAR模型的评价第109-110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0-126页
        6.3.1 MEP HyperCel的QSAR模型第110-115页
        6.3.2 MMI-4FF吸附抗体的QSAR分析第115-118页
        6.3.3 ABI-4FF吸附抗体的QSAR分析第118-121页
        6.3.4 W-ABI-4FF吸附抗体的QSAR分析第121-122页
        6.3.5 不同混合模式介质的QSAR分析第122-126页
    6.4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27-130页
    7.1 结论第127-129页
    7.2 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3-144页
作者简介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金属核壳结构的构筑以提高析氢反应性能
下一篇:接枝可降解共聚酯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