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微波固相合成法氧化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煤气脱硫研究的现状第12-19页
        1.2.1 干法脱硫第12-17页
        1.2.2 湿法脱硫第17-19页
    1.3 微波辐照的应用第19-23页
        1.3.1 微波辐照第19-21页
        1.3.2 微波辐照在制备催化剂方面的应用第21-22页
        1.3.3 微波辐照在脱硫方面的应用第22-23页
    1.4 微波的“非热效应”第23-24页
    1.5 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3页
    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第27-28页
        2.1.1 实验仪器第27页
        2.1.2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2 半焦改性装置第28页
    2.3 微波辐照制备脱硫剂装置第28-29页
    2.4 硫化实验第29-30页
    2.5 硫化装置第30-31页
    2.6 脱硫剂的表征仪器第31-32页
        2.6.1 X射线衍射(XPD)第31页
        2.6.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页
        2.6.3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BET)第31页
        2.6.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1页
        2.6.5 脱硫剂的机械强度第31-32页
    2.7 脱硫剂评价指标第32-33页
        2.7.1 脱硫穿透时间第32页
        2.7.2 穿透硫容第32-33页
第三章 微波辐照氧化锌脱硫剂的制备第33-47页
    3.1 半焦的改性第33-38页
        3.1.1 温度对半焦的影响第33-35页
        3.1.2 半焦的显微形貌观察第35-36页
        3.1.3 半焦负载脱硫剂前驱体升温行为的考察第36-38页
    3.2 脱硫剂的制备第38-39页
        3.2.1 氧化锌前驱体的制备第38页
        3.2.2 脱硫剂的固化成型第38-39页
    3.3 粘结剂的选取第39-42页
        3.3.1 粘结剂的化学组成第39-40页
        3.3.2 硫化性能测试第40-41页
        3.3.3 强度分析第41-42页
    3.4 前躯体升温速率的确定第42-44页
    3.5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4页
    3.6 小结第44-47页
第四章 脱硫剂制备工艺的确定第47-61页
    4.1 微波辐照的影响第47-49页
    4.2 微波辐照时间的影响第49-51页
    4.3 不同负载比的影响第51-53页
    4.4 不同活性组分含量的影响第53-55页
    4.5 脱硫剂表面元素分析第55-58页
    4.6 小结第58-61页
第五章 微波和常规制备脱硫剂的性能比较与分析第61-71页
    5.1 穿透曲线第61-63页
    5.2 XRD表征第63-64页
    5.3 XPS分析第64-67页
        5.3.1 两种加热方式新鲜样的XPS分析比较第64-65页
        5.3.2 两种加热方式硫化样的XPS分析比较第65-67页
    5.4 SEM分析第67-68页
        5.4.1 两种加热方式新鲜样的SEM分析比较第67-68页
        5.4.2 两种加热方式硫化样的SEM分析比较第68页
    5.5 氮吸附分析第68-70页
    5.6 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语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论文的创新点第72页
    6.3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紧凑型六自由度振动台结构分析与优化
下一篇:碳排放会计核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