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太阳能辅助燃煤电站运行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5-17页
第2章 集成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模型第17-38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集成方案介绍第17-19页
    2.3 槽式太阳能集热场模型第19-28页
        2.3.1 槽式太阳能集热场第19-20页
        2.3.2 集热器辐照吸收第20-26页
        2.3.3 吸热管热量损失第26-27页
        2.3.4 导热工质能量增益及温度提升第27-28页
    2.4 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系统模型第28-33页
        2.4.1 燃煤机组热力系统简介第28-29页
        2.4.2 锅炉第29-30页
        2.4.3 汽机第30-31页
        2.4.4 凝汽器第31页
        2.4.5 回热加热器第31-33页
    2.5 太阳能贡献度分析模型第33-37页
        2.5.1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33-34页
        2.5.2 太阳能贡献度评价方法第34页
        2.5.3 太阳能贡献度分析第34-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第38-54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设计值选取第38-40页
    3.3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第40-52页
        3.3.1 集成系统典型日主要参数变化情况第42-47页
        3.3.2 集成系统典型日热力性能分析第47-52页
    3.4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全年热力性能分析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运行优化及经济性分析第54-68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运行优化研究第54-64页
        4.2.1 有效太阳直射辐射(DNI_(eff))与热力性能参数的关系第54-60页
        4.2.2 集成系统运行优化方案第60-64页
    4.3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第64-67页
        4.3.1 标准煤耗率(bs)函数第64-65页
        4.3.2 集成系统发电收益函数第65-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主要研究成果第68-69页
    5.2 工作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区电网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节能技术评价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