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养老保险 | 第16页 |
2.1.2 养老保险基金 | 第16页 |
2.1.3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2.1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2.2.2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必要性的经济学分析 | 第20-22页 |
3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2-30页 |
3.1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现状 | 第22-25页 |
3.1.1 法规体系建设情况 | 第23-24页 |
3.1.2 组织结构发展状况 | 第24页 |
3.1.3 监管流程设计情况 | 第24-25页 |
3.2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内部业务和财务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 第26-27页 |
3.2.2 双向制约监管机制尚未形成 | 第27页 |
3.2.3 内外部监管未形成合力 | 第27-28页 |
3.3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3.3.1 立法滞后,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28-29页 |
3.3.2 地区分离、统筹层次偏低 | 第29页 |
3.3.3 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 | 第29-30页 |
4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成功经验借鉴 | 第30-34页 |
4.1 美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4.1.1 美国养老保险监管制度概况 | 第30页 |
4.1.2 美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评价 | 第30-31页 |
4.2 德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4.2.1 德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 | 第31-32页 |
4.2.2 德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评价 | 第32页 |
4.3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5 加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对策 | 第34-39页 |
5.1 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 第34-36页 |
5.1.1 完善法制监管体系 | 第34页 |
5.1.2 强化行政监管体系 | 第34-35页 |
5.1.3 健全外部监管体系 | 第35页 |
5.1.4 完善自我监督的内部监管体系 | 第35-36页 |
5.2 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 第36-37页 |
5.2.1 健全投资风险预警监管机制 | 第36页 |
5.2.2 健全信息化监管机制 | 第36-37页 |
5.3 构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内外部相互制衡的监管模式 | 第37-39页 |
5.3.1 内外部相互制衡监管模式的设计 | 第37页 |
5.3.2 内外部相互制衡监管模式的实施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