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7-21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7-8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8-9页
    1.3 研究综述第9-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雷锋精神探析第21-32页
    2.1 雷锋精神的内涵第21-24页
    2.2 雷锋精神的形成条件第24-28页
    2.3 雷锋精神的特点第28-30页
    2.4 雷锋精神的育人功能第30-32页
第3章 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的历史沿革第32-39页
    3.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第32-33页
    3.2 改革开放初期第33-35页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第35-39页
第4章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第39-44页
    4.1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困境第39-41页
        4.1.1 历史真相问题第39页
        4.1.2 市场经济意识的挑战第39-40页
        4.1.3 面临资产阶级自由化及其各种思潮的冲击第40页
        4.1.4 重形式轻内涵第40-41页
        4.1.5 自身机制尚不健全第41页
    4.2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困境的原因分析第41-44页
        4.2.1 时代变迁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第41-42页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第42页
        4.2.3 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影响第42-43页
        4.2.4 抽象理解雷锋精神第43页
        4.2.5 基本国情的制约第43-44页
第5章 构建多元的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机制第44-60页
    5.1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运行机制第44-48页
        5.1.1 党和政府继续加强组织领导第44-46页
        5.1.2 以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巩固主阵地第46-47页
        5.1.3 发动群众开展自我教育第47-48页
    5.2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激励机制第48-52页
        5.2.1 制定全国性奖励办法第48-50页
        5.2.2 继承和创新宣传载体第50页
        5.2.3 从人们的需要出发,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第50-52页
    5.3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保障机制第52-55页
        5.3.1 建立健全全国性监督管理办法第52页
        5.3.2 政府加强监管力度,预防重形式轻内涵现象第52-54页
        5.3.3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保驾护航第54-55页
        5.3.4 拓宽资金渠道第55页
    5.4 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创新机制第55-60页
        5.4.1 启动立法工作,实现制度化、法律化第55-56页
        5.4.2 加强理论研究,促进雷锋精神通俗化发展第56-57页
        5.4.3 坚持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第57-58页
        5.4.4 坚持群众路线,扩大群众基础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志愿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多维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三化”内在逻辑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