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红鳍笛鲷简介 | 第11-12页 |
1.2 标记技术的分类 | 第12-17页 |
1.2.1 外部标记 | 第12-14页 |
1.2.2 内部标记 | 第14-16页 |
1.2.3 生物标记 | 第16页 |
1.2.4 电子标记 | 第16页 |
1.2.5 分子标记 | 第16-17页 |
1.3 标记方法的选择 | 第17页 |
1.4 标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4.1 国内标记技术的现状 | 第17-18页 |
1.4.2 国外标记技术的现状 | 第18-20页 |
1.5 茜素、茜素红和茜素配合指示剂 | 第20-21页 |
1.6 研究课题简介 | 第21-23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1.6.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6.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红鳍笛鲷荧光标记研究 | 第23-37页 |
2.1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实验鱼的来源和暂养 | 第23-24页 |
2.2.2 幼鱼的浸泡标记 | 第24页 |
2.2.3 染色标记后鱼的养殖 | 第24-25页 |
2.2.4 标记鱼生物学的测量 | 第25页 |
2.2.5 荧光标记的观察 | 第25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2.3.1 浸泡标记对幼鱼存活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2 荧光标记的效果 | 第27-35页 |
2.3.3 标记鱼在养殖期的生长存活情况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茜素红和茜素配合指示剂在海水中相关性质的研究 | 第37-48页 |
3.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3.2.1 染色剂在海水中溶解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3.2.2 AC海水溶液在紫外可见光区特征峰的测定 | 第38页 |
3.2.3 ARS与海水中主要阳离子的配合实验 | 第38-39页 |
3.2.4 标记实验所用ARS海水溶液去除沉淀后滤液中ARS剩余含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3.2.5 钙离子在ARS溶液的溶解量的测定 | 第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3.3.1 染色剂在海水中溶解量 | 第40-41页 |
3.3.2 AC海水溶液在紫外可见光区特征峰的确定 | 第41-43页 |
3.3.3 ARS与海水中主要阳离子的配合实验 | 第43页 |
3.3.4 ARS海水溶液除去沉淀后滤液中ARS的剩余含量 | 第43-46页 |
3.3.5 钙离子在ARS水溶液的溶解量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茜素红与钙离子配合物相关性质的研究 | 第48-57页 |
4.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4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4.2.1 ARS特征峰的检测 | 第48页 |
4.2.2 ARS与钙离子特征峰的检测 | 第48-49页 |
4.2.3 ARS与钙离子反应时间的测定 | 第49页 |
4.2.4 ARS与钙配合物的配合比m和n的测定 | 第49-50页 |
4.2.5 ARS与钙配合平衡常数的测定 | 第50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4.3.1 ARS特征峰的确定 | 第50-51页 |
4.3.2 ARS与钙离子特征峰的确定 | 第51-53页 |
4.3.3 ARS与钙离子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53页 |
4.3.4 配合比m和n的确定 | 第53-55页 |
4.3.5 ARS与钙配合的平衡常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5.1 结论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