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为主题三首钢琴改编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声乐作品《我的祖国》 | 第9-13页 |
2.1 创作背景 | 第9-11页 |
2.2 音乐分析 | 第11-13页 |
3 三首钢琴改编曲音乐分析 | 第13-38页 |
3.1 三首钢琴改编曲简介 | 第13-21页 |
3.1.1 储望华改编的《一条大河》 | 第13-18页 |
3.1.2 张朝改编的《我的祖国》 | 第18-20页 |
3.1.3 蒋泓改编的《我的祖国》 | 第20-21页 |
3.2 三首钢琴改编曲的“线性美” | 第21-26页 |
3.3 三首钢琴改编曲和声的民族特色 | 第26-32页 |
3.3.1 非三度叠置和声 | 第26-29页 |
3.3.2 纵合性结构和声 | 第29-30页 |
3.3.3 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和声 | 第30-32页 |
3.4 三首钢琴改编曲织体编排 | 第32-35页 |
3.4.1 模仿性织体 | 第32-33页 |
3.4.2 多声性织体 | 第33-34页 |
3.4.3 音型化织体 | 第34-35页 |
3.5 三首钢琴改编曲弹性节拍和速度 | 第35-38页 |
4 三首钢琴改编曲演奏诠释 | 第38-53页 |
4.1 三首钢琴改编曲的立体感与线条性 | 第38-43页 |
4.1.1 三首钢琴改编曲的立体感 | 第38-40页 |
4.1.2 三首钢琴改编曲的线条性 | 第40-43页 |
4.2 三首钢琴改编曲弹性节拍和速度的演奏 | 第43-46页 |
4.3 三首钢琴改编曲音色表达 | 第46-49页 |
4.4 三首钢琴改编曲踏板运用 | 第49-53页 |
5 三首钢琴改编曲艺术价值及教学价值 | 第53-56页 |
5.1 艺术价值 | 第53-54页 |
5.2 教学价值 | 第54-56页 |
6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