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洲哲学论文--北美洲哲学论文--美国哲学论文--二十世纪哲学论文--其他论文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9-13页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9页
        1.1.1 选题目的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创新之处第13页
2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形成第13-22页
    2.1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形成背景第13-17页
        2.1.1 历史背景第13-14页
        2.1.2 思想渊源第14-17页
    2.2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形成过程第17-22页
        2.2.1 初步探索期第18页
        2.2.2 融合形成期第18-19页
        2.2.3 成熟发展期第19-22页
3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2-32页
    3.1 异化的外在表现第22-26页
        3.1.1 自然的异化:生态危机第22-23页
        3.1.2 社会的异化:极权主义社会第23-25页
        3.1.3 人的异化:受控的本能和语言领域第25-26页
    3.2 异化的根源第26-28页
        3.2.1 马尔库塞的理性观第26-27页
        3.2.2 技术理性——异化的根源第27-28页
    3.3 克服异化的主要方式第28-32页
        3.3.1 技术和自然的“美的还原”第29-30页
        3.3.2 经济、政治、文化的“艺术革命”第30-31页
        3.3.3 人的爱欲解放第31-32页
4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价值与局限第32-39页
    4.1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价值第32-36页
        4.1.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第32-33页
        4.1.2 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第33-35页
        4.1.3 彰显了人本主义精神第35-36页
    4.2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局限第36-39页
        4.2.1 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第36-37页
        4.2.2 狭隘的技术悲观主义倾向第37-38页
        4.2.3 革命途径的乌托邦第38-39页
5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第39-48页
    5.1 我国现阶段的“异化”现象第39-45页
        5.1.1 “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第39-43页
        5.1.2 “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第43-45页
    5.2 克服异化,构建和谐社会第45-48页
        5.2.1 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态文明第45-46页
        5.2.2 坚持社会的多面性,实现社会繁荣第46-47页
        5.2.3 始终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夫之政治体制思想及其内在矛盾研究
下一篇: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