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1 国外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综述 | 第11页 |
1.3.2 国外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1 国内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第12页 |
1.4.2 国内有关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与数据挖掘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6页 |
2.1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内容 | 第15-17页 |
2.1.1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概念 | 第15页 |
2.1.2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成因 | 第15-16页 |
2.1.3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特征 | 第16-17页 |
2.2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及其框架概述 | 第17-18页 |
2.2.1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 第17-18页 |
2.2.2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 第18页 |
2.3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 | 第18-19页 |
2.4 数据挖掘在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第19-26页 |
2.4.1 数据挖掘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领域 | 第20-22页 |
2.4.2 数据挖掘过程 | 第22-23页 |
2.4.3 数据挖掘基本方法 | 第23-24页 |
2.4.4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算法比较与选择 | 第24-26页 |
3 XA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7页 |
3.1 XA商业银行简介 | 第26页 |
3.2 XA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 第26-27页 |
3.3 XA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27-28页 |
3.4 XA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28-33页 |
3.4.1 个人信贷业务识别与评估内容的现状 | 第29-32页 |
3.4.2 个人信贷业务审批流程的现状 | 第32-33页 |
3.4.3 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内容的现状 | 第33页 |
3.5 XA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5.1 XA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识别与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3.5.2 XA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审批流程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5.3 XA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手段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3.6 XA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3.6.1 XA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 第35-36页 |
3.6.2 XA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36-37页 |
4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XA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37-56页 |
4.1 构建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原则 | 第37页 |
4.2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第37-56页 |
4.2.1 内部环境 | 第37-39页 |
4.2.2 目标设定 | 第39-40页 |
4.2.3 事项识别与风险评估 | 第40-52页 |
4.2.4 风险应对 | 第52-53页 |
4.2.5 控制活动 | 第53-54页 |
4.2.6 信息与沟通 | 第54页 |
4.2.7 监控 | 第54-56页 |
5 完善XA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保障措施 | 第56-60页 |
5.1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理念 | 第56页 |
5.2 完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第56-57页 |
5.3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57-58页 |
5.4 培养及引进数据挖掘技术专家 | 第58页 |
5.5 实施双签制度完善审批流程 | 第58-59页 |
5.6 加强研究个人信用风险应对方式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