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碳信息披露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文献简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碳信息与碳信息披露 | 第20-21页 |
2.1.2 迪博指数 | 第21-22页 |
2.2 碳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页 |
2.2.2 社会责任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页 |
2.2.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3-24页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CDP项目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 第26-37页 |
3.1 CDP项目背景 | 第26-27页 |
3.2 CDP中国报告上市企业问卷回应概况 | 第27-30页 |
3.2.1 企业回应问卷的趋势 | 第28-29页 |
3.2.2 回应问卷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3.3 碳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4页 |
3.3.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0-31页 |
3.3.2 指标选取依据 | 第31页 |
3.3.3 构建指标体系 | 第31-32页 |
3.3.4 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3.4 CDP中国报告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 第34-37页 |
4 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的关系分析 | 第37-48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7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37页 |
4.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37-39页 |
4.3.1 被解释变量 | 第37-38页 |
4.3.2 解释变量 | 第38页 |
4.3.3 控制变量 | 第38-39页 |
4.3.4 模型构建 | 第39页 |
4.4 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4.5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0-46页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4.5.2 碳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4.5.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3-46页 |
4.6 小结 | 第46-48页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8-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1 | 第53-58页 |
附录2 | 第58-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