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多联机系统能效平衡点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3页 |
·多联机系统的特点 | 第10-12页 |
·变制冷剂流量空调机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水冷多联机系统介绍 | 第13-17页 |
·水冷多联机机组的工作原理 | 第13页 |
·水冷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3-16页 |
·水冷多联机系统的特点 | 第16-17页 |
·水冷多联机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国内外应用状况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多联机空调系统特性原理分析 | 第20-37页 |
·多联机空调系统性能 | 第20-24页 |
·主要设备的工作特性 | 第24-35页 |
·制冷压缩机 | 第24-28页 |
·冷凝器 | 第28-34页 |
·蒸发器 | 第34-35页 |
·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联合工作特性 | 第35-37页 |
第3章 水冷多联机的实验研究 | 第37-55页 |
·实验台概况 | 第37-39页 |
·主机 | 第37-38页 |
·室内机 | 第38-39页 |
·控制界面 | 第39页 |
·制冷剂配管和控制 | 第39页 |
·实验测试仪器及测点布置方案 | 第39-43页 |
·温度测试系统 | 第40页 |
·风速测试系统 | 第40-41页 |
·湿球温度测试仪器 | 第41页 |
·水流量测试仪器 | 第41-42页 |
·功率测试仪器 | 第42页 |
·实验测点布置方案 | 第42-43页 |
·实验工况设计 | 第43-45页 |
·正交实验(OEM) | 第43-44页 |
·正交实验工况设计 | 第44-45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5-51页 |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 第45-47页 |
·水冷多联机系统性能评价参数 | 第47页 |
·正交实验的一般数据处理 | 第47-51页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51-55页 |
·系统误差分析 | 第51-53页 |
·随机误差分析 | 第53-54页 |
·实验误差总体评价 | 第54-55页 |
第4章 水冷多联机制冷最佳能效平衡点研究 | 第55-86页 |
·最佳能效平衡点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75页 |
·温频参数 | 第56-57页 |
·不同冷却水源水温的分布规律 | 第57-68页 |
·最佳能效平衡点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68-75页 |
·最佳能效平衡点的计算示例 | 第75-86页 |
·风冷多联机系统能耗计算 | 第76-77页 |
·水冷多联机系统能耗计算 | 第77-80页 |
·不同规模办公建筑能效平衡点 | 第80-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