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新世纪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10-20页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0-12页
        1.选题的缘由第10-11页
        2.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 相关理论阐释第16-18页
        1.援助外交理论第16-17页
        2.人文外交理论第17-18页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20页
一、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背景及历史回顾第20-25页
    (一) 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背景第20-21页
    (二) 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历史回顾第21-25页
        1.初级阶段(1956年-1970年)第21-22页
        2.快速发展阶段(1971年-1978年)第22-23页
        3.缓慢发展阶段(1979年-2002年)第23页
        4.转型深化阶段(2003年至今)第23-25页
二、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经验启示第25-28页
    (一) 国际人道主义是中国实施对非医疗援助的历史向度第25-26页
    (二) 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对非医疗援助方针是我国实施援助的政策依据第26页
    (三) 加强国际医疗多边合作是我国推进对非医疗援助的目标导向第26-28页
三、新世纪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成就及意义第28-33页
    (一) 新世纪中国对非医疗援助取得的成就第28-29页
    (二) 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重要意义第29-33页
        1.有利于改善非洲国家的卫生医疗状况第29-30页
        2.有利于增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第30-31页
        3.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31-32页
        4.有利于推动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第32-33页
四、新世纪中国对非医疗援助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第33-40页
    (一) 新世纪中国对非医疗援助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4页
        1.中国对非医疗援助战略缺乏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第33页
        2.我国对非医疗援助缺乏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第33-34页
        3.我国参与对非医疗援助的国内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不通畅、信息不对称第34页
    (二) 新世纪制约中国对非医医疗援助的主要因素第34-40页
        1.某些非洲国家对中国持有偏见第35-36页
        2.医疗卫生合作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第36页
        3.医疗卫生合作组织构架不清晰第36-37页
        4.中国对国际医疗卫生合作不够重视第37-40页
五、新世纪中国加强对非医疗援助的策略第40-44页
    (一) 加强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第40-41页
    (二) 加强在医疗卫生重点问题上的协作第41-42页
    (三) 完善对非医疗卫生援助工作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第42-43页
    (四) 加强在国际医疗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养老社区全龄共享策略研究
下一篇:英国脱欧条件下的中英关系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