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出口贸易论文

中国服务业FDI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3-20页
        1.2.1 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1.2.2 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1.2.3 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经济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2.4 服务业FDI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2.5 文献评述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1.3.2 研究方法第22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22-24页
第2章 服务业FDI影响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理及路径第24-32页
    2.1 服务业FDI影响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理第24-26页
        2.1.1 服务业FDI溢出效应机理第24-25页
        2.1.2 服务业FDI挤出效应机理第25-26页
    2.2 服务业FDI促进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路径第26-32页
        2.2.1 服务业FDI企业承接高质量的国际服务外包第27-28页
        2.2.2 服务业FDI促进效应路径第28-32页
第3章 中国服务业利用FDI发展现状第32-38页
    3.1 服务业总体利用FDI发展现状第32-35页
        3.1.1 中国实际使用FDI发展现状第32-33页
        3.1.2 服务业利用FDI发展现状第33-35页
    3.2 服务业细分行业利用FDI发展现状第35-37页
        3.2.1 低技术服务业FDI占据主体第35页
        3.2.2 中技术服务业FDI保持平稳第35-36页
        3.2.3 高技术服务业FDI存在较大发展潜力第36-37页
    3.3 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中国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迁及国际比较第38-50页
    4.1 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第38-42页
        4.1.1 测算方法第38-39页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39-40页
        4.1.3 测算结果第40-42页
    4.2 中国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迁第42-47页
        4.2.1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现状第42-44页
        4.2.2 中国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发展变迁第44-47页
    4.3 中国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际比较第47-49页
        4.3.1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比较第47-48页
        4.3.2 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的比较第48-49页
    4.4 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中国服务业FDI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实证分析第50-62页
    5.1 跨国面板变量说明第50-52页
        5.1.1 变量含义与数据来源第50-52页
        5.1.2 变量的统计特征第52页
    5.2 基于跨国面板的实证分析第52-55页
        5.2.1 模型设定第52-53页
        5.2.2 实证分析第53-55页
    5.3 基于中国服务业FDI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分析第55-61页
        5.3.1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第55-57页
        5.3.2 平稳性检验第57-58页
        5.3.3 协整检验分析第58-59页
        5.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59-60页
        5.3.5 检验结果分析第60-61页
    5.4 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提升中国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对策建议第62-66页
    6.1 优化服务业FDI引资结构第62-63页
    6.2 加快发展高附加值国际服务外包第63页
    6.3 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元化战略第63-65页
        6.3.1 深化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第63-64页
        6.3.2 加强服务领域高端人力资本积累第64页
        6.3.3 加强制度质量深化改革第64-65页
        6.3.4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第65页
    6.4 小结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1、结论第66-67页
    2、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第74-75页
    一、发表学术论文第74页
    二、参加科研项目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联合办公空间商业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文化距离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