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1 超导电性与超导发展历史简介 | 第11-13页 |
| 1.2 几类超导体的结构与性质简介 | 第13-23页 |
| 1.2.1 元素和合金超导体 | 第13页 |
| 1.2.2 铜氧化物超导体 | 第13-15页 |
| 1.2.3 铁基超导体 | 第15页 |
| 1.2.4 BiS_2基超导体 | 第15-17页 |
| 1.2.5 范德瓦尔斯体系的插层超导体 | 第17-23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第2章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25-33页 |
| 2.1 样品制备方法 | 第25-29页 |
| 2.1.1 高温固相反应法 | 第25-26页 |
| 2.1.2 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 | 第26-27页 |
| 2.1.3 电弧熔炼法 | 第27页 |
| 2.1.4 溶液反应法 | 第27-28页 |
| 2.1.5 水热反应法 | 第28-29页 |
| 2.2 结构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 2.3 物理性质表征方法 | 第30-33页 |
| 第3章 Bi_3O_2S_2Cl超导体的合成与研究 | 第33-51页 |
| 3.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33-34页 |
| 3.2 物理性质 | 第34-45页 |
| 3.2.1 结构分析 | 第34-39页 |
| 3.2.2 超导电性 | 第39-43页 |
| 3.2.3 掺杂行为 | 第43-45页 |
| 3.3 Bi_3O_2S_2Br的合成与性质简述 | 第45-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ScRuSi合金超导体的合成与研究 | 第51-65页 |
| 4.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52-53页 |
| 4.2 o-cRuSi的物理性质 | 第53-60页 |
| 4.2.1 结构分析 | 第53-55页 |
| 4.2.2 超导电性 | 第55-60页 |
| 4.3 h-ScRuSi的物理性质 | 第60-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氟化石墨—碱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 第65-81页 |
| 5.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66-67页 |
| 5.2 物理性质 | 第67-79页 |
| 5.2.1 结构分析 | 第67-71页 |
| 5.2.2 超导电性 | 第71-79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6章 其他插层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 第81-91页 |
| 6.1 氨/铵插层FeSe的合成与研究 | 第81-86页 |
| 6.1.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82页 |
| 6.1.2 结构与物理性质 | 第82-86页 |
| 6.2 金属插层对三联苯的合成与研究 | 第86-91页 |
| 6.2.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87-88页 |
| 6.2.2 物理性质 | 第88-91页 |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1-93页 |
| 附录 | 第93-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8页 |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8-110页 |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