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和分类 | 第9-12页 |
1.2.1 太阳能电池的定义 | 第9页 |
1.2.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9-12页 |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2-17页 |
1.3.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组成 | 第13页 |
1.3.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22] | 第13-14页 |
1.3.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14-17页 |
1.4 光敏染料 | 第17-21页 |
1.4.1 染料敏化剂的研究与特征 | 第17页 |
1.4.2 染料敏化剂的分类 | 第17-21页 |
1.5 聚合金属配合物 | 第21-23页 |
1.5.1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简介 | 第21-22页 |
1.5.2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分类和合成 | 第22-23页 |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试剂和测试方法 | 第25-28页 |
2.1 主要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2.2 实验仪器和测试条件 | 第26-27页 |
2.3 基于聚合金属配合物染料的 DSSCs 器件制作方法 | 第27-28页 |
第3章 含吩噻嗪衍生物的侧链型聚合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 第28-43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6页 |
3.2.1 中间配体和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9-30页 |
3.2.2 配合物前驱体的合成 | 第30-33页 |
3.2.3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33页 |
3.2.4 N-正辛基-3,7-双-(苯基-乙烯基)吩噻嗪的合成 | 第33-35页 |
3.2.5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3.3.1 金属配合物和聚合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 第36-37页 |
3.3.2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分子量和热性能 | 第37-38页 |
3.3.3 紫外吸收及荧光性能 | 第38-39页 |
3.3.4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第39-40页 |
3.3.5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光伏性能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1-43页 |
第4章 含吩噻嗪或咔唑的主链型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8页 |
4.2.1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44页 |
4.2.2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44-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4.3.1 金属配合物(C1,C2)和聚合金属配合物(P1-P4)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49页 |
4.3.2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热性能和分子量 | 第49-50页 |
4.3.3 紫外吸收及荧光性能 | 第50-51页 |
4.3.4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第51-52页 |
4.3.5 聚合金属配合物的光伏性能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词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