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影像之“混合”图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中国当代影像概述 | 第11-16页 |
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变迁 | 第11-12页 |
1.2 中国当代影像中图像的发展及特点 | 第12-14页 |
1.2.1 影像发展前期 | 第12页 |
1.2.2 中国当代影像 | 第12-14页 |
1.3 “混合”图像的界定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混合”图像的成因 | 第16-21页 |
2.1 社会感知 | 第16-18页 |
2.1.1 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 | 第16-17页 |
2.1.2 国内历史文化语境再思考 | 第17-18页 |
2.2 审美经验 | 第18-21页 |
2.2.1 艺术思潮的推进 | 第18-19页 |
2.2.2 国内文化思辨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当代影像中的“混合”现象 | 第21-32页 |
3.1 数字绘画式图像 | 第21-24页 |
3.2 文化寓言式图像 | 第24-29页 |
3.2.1 摆拍现实 | 第24-28页 |
3.2.2 摆拍想象 | 第28-29页 |
3.3 实验式图像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混合”图像的特征 | 第32-38页 |
4.1 特征表现 | 第32-35页 |
4.1.1 艺术思想的兼收并蓄 | 第32页 |
4.1.2 技术“造像”的构建 | 第32-34页 |
4.1.3 艺术符号与文化观念的互生 | 第34-35页 |
4.1.4 艺术与商业的价值共处 | 第35页 |
4.2 审美感受 | 第35-38页 |
4.2.1 交叉性 | 第35-36页 |
4.2.2 虚拟性 | 第36页 |
4.2.3 观念性 | 第36-37页 |
4.2.4 流行性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混合”图像对中国当代影像的影响及价值 | 第38-40页 |
5.1 交叉越界后形成一种独立的视觉形态 | 第38-39页 |
5.2 观念主导,手段辅助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