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C谐振变换器在航空二次电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谐振变换器 | 第13-15页 |
1.2.1 串联谐振变换器 | 第13-14页 |
1.2.2 并联谐振变换器 | 第14页 |
1.2.3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 第14-15页 |
1.2.4 LLC谐振变换器 | 第15页 |
1.3 LLC谐振变换器 | 第15-18页 |
1.3.1 LLC谐振变换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LLC谐振变换器拓扑结构 | 第16-18页 |
1.4 同步整流技术 | 第18-19页 |
1.5 课题来源和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原理与特性分析 | 第22-4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主电路拓扑结构 | 第22-23页 |
2.3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 | 第23-30页 |
2.3.1 谐振变换器在f_m第23-26页 | |
2.3.2 谐振变换器在f=f_r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2.3.3 谐振变换器在f>f_r的工作原理 | 第27-30页 |
2.4 移相全桥与LLC变换器的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2.5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建模 | 第31-34页 |
2.6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特性分析 | 第34-39页 |
2.6.1 频率特性 | 第34-36页 |
2.6.2 空载特性 | 第36-37页 |
2.6.3 短路特性 | 第37-38页 |
2.6.4 开关管ZVS的限制条件 | 第38-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同步整流驱动技术 | 第40-54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同步整流驱动方式 | 第41-44页 |
3.2.1 电压型自驱动 | 第41-42页 |
3.2.2 电流型自驱动 | 第42-44页 |
3.2.3 外驱动 | 第44页 |
3.3 基于检测原边电流的电流自驱动同步整流 | 第44-51页 |
3.3.1 电路结构的功能模块 | 第45-46页 |
3.3.2 电流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结构 | 第46-50页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3.4 智能芯片驱动同步整流 | 第51-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设计 | 第54-66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LLC谐振变换器硬件结构 | 第54-55页 |
4.3 LLC谐振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第55-61页 |
4.3.1 LLC谐振变换器高压侧电路 | 第55页 |
4.3.2 LLC谐振变换器低压侧电路 | 第55-56页 |
4.3.3 参数设计 | 第56-60页 |
4.3.4 功率开关管的选取 | 第60页 |
4.3.5 输出滤波电容的选取 | 第60-61页 |
4.4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61-64页 |
4.4.1 驱动电路设计 | 第61-62页 |
4.4.2 保护电路设计 | 第62-63页 |
4.4.3 辅助供电电源设计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 | 第66-76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5.2.1 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66-67页 |
5.2.2 静态特性下仿真分析 | 第67-68页 |
5.2.3 动态特性下仿真分析 | 第68-70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5.3.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70-71页 |
5.3.2 同步整流分析 | 第71-73页 |
5.3.3 输出电压纹波分析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