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工资增长立法的完善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0.1 选题来源和意义 | 第8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8-10页 |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企业工资增长法律制度的内涵和构成 | 第12-18页 |
1.1 企业工资增长法律制度的内涵 | 第12-13页 |
1.2 企业工资增长法律制度的构成 | 第13-15页 |
1.2.1 最低工资制度 | 第13页 |
1.2.2 企业工资涨调制度 | 第13-14页 |
1.2.3 国有企业工资增长的限制制度 | 第14-15页 |
1.3 与相近概念的比较 | 第15-16页 |
1.3.1 企业工资指导线 | 第15页 |
1.3.2 工资集体协商 | 第15-16页 |
1.4 企业工资增长法律制度的总体目标 | 第16-18页 |
1.4.1 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 第16页 |
1.4.2 抑制社会贫富差距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企业工资增长立法的反思 | 第18-25页 |
2.1 我国企业工资增长立法现状 | 第18-21页 |
2.1.1 最低工资制度立法现状 | 第18-19页 |
2.1.2 企业工资涨调立法现状 | 第19-21页 |
2.1.3 企业工资增长控制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1页 |
2.2 我国企业工资增长法律的缺失 | 第21-25页 |
2.2.1 最低工资制度的困境 | 第21-23页 |
2.2.2 企业缺少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第23页 |
2.2.3 企业工资增长控制制度的缺失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域外企业工资增长立法的考察及基本经验 | 第25-32页 |
3.1 域外企业最低工资立法的考察及基本经验 | 第25-28页 |
3.1.1 域外企业最低工资立法之考察 | 第25-27页 |
3.1.2 域外企业最低工资立法之基本经验 | 第27-28页 |
3.2 域外企业平均工资调涨立法的考察及基本经验 | 第28-29页 |
3.2.1 域外企业平均工资调涨立法之考察 | 第28-29页 |
3.2.2 域外企业平均工资调涨立法之基本经验 | 第29页 |
3.3 域外企业工资增长控制立法的考察及基本经验 | 第29-32页 |
3.3.1 域外企业工资增长控制立法之考察 | 第29-31页 |
3.3.2 域外企业工资增长控制立法的基本经验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工资增长立法的完善 | 第32-38页 |
4.1 明确企业工资增长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4.1.1 均衡增长原则 | 第32页 |
4.1.2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 第32页 |
4.1.3 劳动者共享经济成果原则 | 第32-33页 |
4.2 最低工资制度的完善 | 第33-34页 |
4.3 企业工资增长的法律保障 | 第34-36页 |
4.3.1 明确工会与资方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地位 | 第34-35页 |
4.3.2 设置工资委员会 | 第35页 |
4.3.3 明确工资协商的条件和程序 | 第35-36页 |
4.3.4 完善监督体系 | 第36页 |
4.4 企业工资增长的控制制度 | 第36-38页 |
4.4.1 设置薪酬委员会 | 第36页 |
4.4.2 建立工资增长规范化标准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