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21页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史回顾 | 第13-19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第一章 西北神话与自然界及其他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昆仑与昆仑山 | 第21-27页 |
一、 神话中的“昆仑”非后世所说昆仑山 | 第21-25页 |
二、 大昆仑与小昆仑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日、月神话体系的形成 | 第27-33页 |
一、 司日、月长短及行次之天神 | 第27-28页 |
二、 日、月之母 | 第28-29页 |
三、 后羿射日与日中之乌 | 第29-33页 |
第二章 西北神话与民族文化 | 第33-56页 |
第一节 西北神话与民族战争和民族迁徙 | 第33-45页 |
一、 由禹伐三苗论苗民迁徙 | 第33-37页 |
二、 由黄帝与蚩尤争战论楚人南迁 | 第37-39页 |
三、 由西王母神话论西北牧业民族的西移 | 第39-43页 |
四、 由三苗、盘古与伏羲神话论西北神话的分化与演变 | 第43-45页 |
第二节 西北神话与西北农业文化 | 第45-56页 |
一、 伏羲、神农与西北农业文化的关系 | 第45-46页 |
二、 由周、秦先祖神话论西北农业发展 | 第46-50页 |
三、 女娲补天与农事止雨仪式的关系 | 第50-52页 |
四、 村落的形成与变迁在西北神话中的反映 | 第52-56页 |
第三章 西北神话与民族精神 | 第56-78页 |
第一节 西北神话与西北民族精神 | 第56-70页 |
一、 反抗与斗争 | 第56-61页 |
二、 开辟与创造 | 第61-64页 |
三、 刚柔并济 | 第64-67页 |
四、 和而不同 | 第67-70页 |
第二节 西北神话与女性意识 | 第70-78页 |
一、 西北神话中的女性崇拜 | 第70-73页 |
二、 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神话学 | 第73-78页 |
第四章 由西北神话论神话的美学特色与“不死”观念 | 第78-88页 |
第一节 由西北神话论神话的美学特色 | 第78-84页 |
一、 自然生命的表现方式与图腾崇拜 | 第78-82页 |
二、 人、神、天、地的和谐与互通 | 第82-84页 |
第二节 神话中的不死观与仙话中的不死观之比较 | 第84-88页 |
一、 神话中的不死观:死而重生 | 第84-85页 |
二、 仙话中的不死观:长生不死 | 第85-88页 |
结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后记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