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股票市场低波动率异象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8页
第2章 经典风险—收益理论第18-26页
    2.1 马克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第18-20页
    2.2 CAPM第20-23页
    2.3 股票多因子模型第23-24页
    2.4 跟踪误差与信息比率第24页
    2.5 偏度在金融中的意义第24-26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26-34页
    3.1 波动率第26-27页
        3.1.1 历史波动率第26页
        3.1.2 隐含波动率第26页
        3.1.3 特质波动率第26-27页
        3.1.4 已实现波动率第27页
    3.2 波动率估计模型第27-31页
        3.2.1 简单时间序列模型第28页
        3.2.2 条件异方差模型第28-31页
        3.2.3 非线性模型第31页
    3.3 资产组合构建方法第31-32页
        3.3.1 等权重第31-32页
        3.3.2 市值加权第32页
    3.4 累积收益率第32-33页
    3.5 研究方法综述第33-34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4-59页
    4.1 数据来源第34页
    4.2 上证50第34-39页
        4.2.1 调整周期为1个交易日第34-36页
        4.2.2 调整周期为5个交易日第36-39页
    4.3 沪深300第39-44页
        4.3.1 调整周期为1个交易日第39-41页
        4.3.2 调整周期为5个交易日第41-44页
    4.4 中证500第44-49页
        4.4.1 调整周期为1个交易日第44-46页
        4.4.2 调整周期为5个交易日第46-49页
    4.5 中小板第49-53页
        4.5.1 调整周期为1个交易日第49-51页
        4.5.2 调整周期为5个交易日第51-53页
    4.6 创业板第53-59页
        4.6.1 调整周期为1个交易日第53-55页
        4.6.2 调整周期为5个交易日第55-59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59-62页
    5.1 结果分析第59-60页
        5.1.1 结论第59页
        5.1.2 原因探讨与启示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2页
附录第62-71页
    附录一: 各分析股票篮子所包含的股票第62-66页
        上证50第62页
        沪深300第62-63页
        中证500第63-64页
        中小板第64-65页
        创业板第65-66页
    附录二: 计算程序第66-71页
        调整周期为1个交易日的计算程序第66-68页
        调整周期为5个交易日的计算程序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险资持股偏好及其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区域资本流动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