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θ-Fe3C催化剂上费托合成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2页
    1.1 课题背景第8-10页
    1.2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10-17页
        1.2.1 量子化学理论简介第10页
        1.2.2 量子化学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3 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第11-17页
    1.3 铁基催化剂上FTS机理的DFT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1 CO和H_2的吸附第18页
        1.3.2 CO解离第18-19页
        1.3.3 CH_4生成及链增长机理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模型建立及θ-Fe_3C表面能计算第22-32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模拟软件介绍第22-23页
    2.3 CASTEP模块第23页
    2.4 计算相关的物理概念第23-25页
        2.4.1 吸附与吸附能第23-24页
        2.4.2 态密度第24页
        2.4.3 过渡态搜索第24-25页
    2.5 计算方法第25-26页
    2.6 模型计算第26-32页
        2.6.1 θ-Fe_3C模型计算第26-27页
        2.6.2 θ-Fe_3C的晶面组成第27-29页
        2.6.3 θ-Fe_3C(031)表面模型第29-32页
第3章 CO在θ-Fe_3C(031)晶面上吸附解离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CO在θ-Fe_3C(031)表面的吸附解离第32-42页
        3.2.1 H_2的吸附解离第32-34页
        3.2.2 CO的吸附第34-36页
        3.2.3 CO和H的共吸附第36-38页
        3.2.4 CO的解离第38-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CH_4生成和C_1?C_1耦合机理第44-58页
    4.1 引言第44-45页
    4.2 CH_4的生成第45-49页
    4.3 C_1+C_1耦合反应第49-52页
    4.4 讨论第52-56页
        4.4.1 CH_4的形成第53-54页
        4.4.2 C_1+C_1耦合反应第54-55页
        4.4.3 CH_4和C~(2+)选择性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CO在θ-Fe_3C(010)晶面上的吸附解离第58-70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θ-Fe_3C(010)表面模型第58-59页
    5.3 CO在θ-Fe_3C(010)表面的吸附解离第59-68页
        5.3.1 H_2的解离吸附第59-61页
        5.3.2 CO的吸附第61-63页
        5.3.3 CO和H的共吸附第63-65页
        5.3.4 CO的解离第65-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歇反应精馏联产乙二醇二乙酸酯和仲丁醇的研究
下一篇:代谢工程改造利用混合糖生产聚3-羟基丁酸酯和乙偶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