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鄂尔多斯高原遗鸥种群繁殖对策及其保护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26页
    1.1 遗鸥Larus relictus及其研究进展第11-18页
    1.2 气候变化及其给鸟类带来的危机第18-21页
    1.3 栖息地退化对鸟类的影响第21-22页
    1.4 鄂尔多斯高原概况第22-24页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4-26页
第2章 鄂尔多斯高原区域气候与遗鸥繁殖分布第26-32页
    2.1 研究背景第26页
    2.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2.3 研究结果第27-31页
        2.3.1 区域气候特征第27-29页
        2.3.2 区域气候特征与遗鸥繁殖群数量关系第29-31页
    2.4 讨论第31-32页
第3章 遗鸥种群繁殖栖息地选择第32-43页
    3.1 研究背景第32页
    3.2 研究区域和方法第32-34页
        3.2.1 研究湖泊确定第32-33页
        3.2.2 湖泊特征指标选取第33页
        3.2.3 湖泊特征指标获取第33-34页
        3.2.4 数据分析第34页
    3.3 研究结果第34-41页
        3.3.1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特征第34-36页
        3.3.2 鄂尔多斯高原春季鸟类群落组成第36-40页
        3.3.3 遗鸥繁殖湖区选择第40-41页
    3.4 讨论第41-43页
第4章 遗鸥巢址选择及其繁殖适合度第43-54页
    4.1 研究背景第43-44页
    4.2 研究区概况第44页
    4.3 研究方法第44-45页
        4.3.1 野外研究方法第44-45页
        4.3.2 数据统计分析第45页
    4.4 研究结果第45-51页
        4.4.1 遗鸥巢址特征第45-47页
        4.4.2 遗鸥繁殖生态特征及其差异性第47-50页
        4.4.3 遗鸥繁殖巢区温湿度及繁殖适合度第50-51页
    4.5 讨论第51-54页
第5章 遗鸥生境食物丰富度及容纳量第54-59页
    5.1 研究背景第54页
    5.2 研究方法第54-55页
        5.2.1 食物丰富度调查研究方法第54-55页
        5.2.2 生境容纳量估算第55页
    5.3 研究结果第55-57页
        5.3.1 食物丰富度第55-56页
        5.3.2 遗鸥雏鸟食性和取食地分布第56-57页
        5.3.3 遗鸥生境容纳量第57页
    5.4 讨论第57-59页
第6章 遗鸥遗传多样性第59-70页
    6.1 研究背景第59页
    6.2 研究方法第59-64页
        6.2.1 野外采样方法第59-60页
        6.2.2 室内实验分析第60-64页
    6.3 研究结果第64-67页
        6.3.1 遗鸥微卫星跨物种扩增第64-65页
        6.3.2 遗鸥种特异性微卫星引物第65-67页
    6.4 讨论第67-70页
第7章 栖息地退化下遗鸥种群行为反应第70-77页
    7.1 研究背景第70-71页
        7.1.1 卵质量与栖息地退化第70页
        7.1.2 子代性比与栖息地退化第70-71页
    7.2 研究方法第71-73页
        7.2.1 野外研究方法第71页
        7.2.2 子代性别鉴定第71-72页
        7.2.3 数据统计分析第72-73页
    7.3 研究结果第73-75页
        7.3.1 卵大小维持第73页
        7.3.2 雏鸟死亡原因及性别比率第73-74页
        7.3.3 种群性比结构第74-75页
    7.4 讨论第75-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95页
致谢第95-9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几何位相的光学轨道角动量产生与调控研究
下一篇:困境、博弈与机制--气侯变化的全球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