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3-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架构和内容 | 第17-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20-51页 |
2.1 扎根研究前文献回顾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2.2 文献检索说明 | 第21-24页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4-51页 |
2.3.1 当责 | 第24-26页 |
2.3.2 企业当责 | 第26-34页 |
2.3.3 制度情境与企业当责 | 第34-49页 |
2.3.4 有关制度情境和企业当责研究的初步构想 | 第49-51页 |
3 研究方案设计 | 第51-7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51页 |
3.2 研究方案设计 | 第51-70页 |
3.2.1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3.2.2 案例选择 | 第52-55页 |
3.2.3 数据来源与初步筛选 | 第55-60页 |
3.2.4 数据编码的前奏---试编码 | 第60-65页 |
3.2.5 乳品行业制度情境初步具备的特点及案例研究呈现方式的选择 | 第65-69页 |
3.2.6 最终的数据筛选与资料确定 | 第69-70页 |
3.3 资料编码 | 第70-71页 |
3.4 提高信度和效度的手段 | 第71-73页 |
3.4.1 研究草案与比较分析 | 第71页 |
3.4.2 试编码与证据链构建 | 第71-73页 |
4 案例文本编码与结果分析 | 第73-126页 |
4.1 制度情境的编码与构念分析 | 第73-93页 |
4.1.1 贴标签和初步概念化 | 第73-79页 |
4.1.2 概念化和规范化 | 第79页 |
4.1.3 范畴化 | 第79-87页 |
4.1.4 制度情境的构念分析 | 第87-93页 |
4.2 企业当责行为的编码与构念分析 | 第93-105页 |
4.2.1 概念化 | 第93-98页 |
4.2.2 当责行为判断与分析 | 第98-105页 |
4.3 制度情境对企业当责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105-126页 |
4.3.1 制度情境对企业当责影响的纵向分析 | 第108-116页 |
4.3.2 制度情境对企业当责影响的横向分析 | 第116-121页 |
4.3.3 制度情境对企业当责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121-126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6-13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126-128页 |
5.1.1 研究主题 | 第126页 |
5.1.2 研究结论与命题 | 第126-12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128-130页 |
6 研究贡献、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130-134页 |
6.1 研究贡献 | 第130页 |
6.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6.2.1 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与展望 | 第131-132页 |
6.2.2 研究内容上的不足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