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及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滚动轴承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主轴系统热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8-24页
        1.3.1 主轴热误差分析第18-20页
        1.3.2 热误差测量方法第20-21页
        1.3.3 热误差建模方法第21-24页
    1.4 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现状第24-26页
        1.4.1 主轴系统建模和研究方法第24-26页
        1.4.2 主轴非线性分岔与混沌第26页
    1.5 主轴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6-28页
        1.5.1 影响主轴系统性能的参数第27页
        1.5.2 主轴的优化设计方法第27-28页
    1.6 主轴可靠性的研究现状第28-29页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2章 主轴系统中滚动轴承性能参数计算的理论基础第32-48页
    2.1 概述第32页
    2.2 球轴承基本理论第32-40页
        2.2.1 球轴承基本计算第32-33页
        2.2.2 Hertz弹性接触问题第33-36页
        2.2.3 联合载荷下拟静力学分析第36-40页
    2.3 多列组合轴承的载荷分配第40-43页
        2.3.1 DBD组合轴承径向力和轴向力的分配第40-42页
        2.3.2 DB组合轴承径向力和轴向力的分配第42-43页
    2.4 过盈配合引起的轴承沟道直径的变化第43-44页
    2.5 轴承刚度的计算模型第44-45页
    2.6 轴承生热的计算模型第45-47页
    2.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主轴系统中轴承性能参数的实例分析第48-66页
    3.1 概述第48-49页
    3.2 角接触球轴承的数值计算第49-51页
    3.3 角接触球轴承的拟静力学分析第51-53页
        3.3.1 滚动体接触角的变化规律第51-52页
        3.3.2 滚动体接触力的变化规律第52-53页
        3.3.3 滚动体离心力的变化规律第53页
    3.4 角接触球轴承的组合刚度和生热率分析第53-56页
        3.4.1 转速和预紧力对角接触球轴承组合刚度的影响第54-55页
        3.4.2 转速和预紧力对角接触球轴承生热率的影响第55-56页
    3.5 过盈配合量对轴承刚度和生热率的影响第56-58页
        3.5.1 过盈配合量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第57-58页
        3.5.2 过盈配合量对轴承生热率的影响第58页
    3.6 基于Kriging模型的轴承刚度和生热率灵敏度分析第58-65页
        3.6.1 Kriging方法第59-60页
        3.6.2 刚度和生热率灵敏度计算方法及程序第60-61页
        3.6.3 轴承刚度和生热率灵敏度分析结果第61-65页
    3.7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4章 主轴系统热特性及其可靠性分析第66-94页
    4.1 概述第66-67页
    4.2 主轴系统热-结构耦合模型有限元分析第67-74页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7-69页
        4.2.2 热边界条件计算第69-71页
        4.2.3 稳态热分析第71-74页
    4.3 基于MCMC和响应面模型的主轴热倾角误差分析第74-82页
        4.3.1 响应面模型第74-75页
        4.3.2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抽样方法第75-76页
        4.3.3 主轴热倾角误差的数学模型第76-77页
        4.3.4 主轴热倾角的可靠性分析第77-80页
        4.3.5 基于响应面法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第80-82页
    4.4 基于小波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的主轴热误差建模和预测第82-91页
        4.4.1 试验测试第82-83页
        4.4.2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第83-84页
        4.4.3 SVM回归算法第84-86页
        4.4.4 基于WT和SVM的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第86-87页
        4.4.5 主轴热误差建模结果和分析第87-91页
    4.5 本章小结第91-94页
第5章 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及其可靠性分析第94-118页
    5.1 概述第94-95页
    5.2 主轴-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第95-100页
        5.2.1 滚动轴承力模型第95-97页
        5.2.2 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其无量纲化第97-100页
    5.3 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第100-109页
        5.3.1 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第100-106页
        5.3.2 参数变化对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106-109页
    5.4 基于Kriging和Monte Carlo的主轴轴端振动可靠性分析第109-117页
        5.4.1 学习函数和停止学习准则第109页
        5.4.2 Kriging和Monte Carlo法的计算流程第109-111页
        5.4.3 主轴轴端振动幅值的可靠度计算第111-113页
        5.4.4 轴端振动幅值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第113-117页
    5.5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6章 主轴系统热-动力学特性优化设计方法第118-130页
    6.1 概述第118页
    6.2 基于粒子群的多目标优化方法第118-120页
        6.2.1 多目标优化问题第118-119页
        6.2.2 PSO算法第119-120页
        6.2.3 多目标PSO算法流程第120页
    6.3 基于Kriging模型和MOPSO算法的主轴系统优化方法第120-128页
        6.3.1 近似模型的建立第121-122页
        6.3.2 设计变量对分析目标的影响分析第122-124页
        6.3.3 主轴系统热-动力学特性优化算法程序第124-126页
        6.3.4 目标函数及优化结果第126-128页
    6.4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0-132页
    7.1 结论第130-131页
    7.2 展望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6-148页
附录B 作者简介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纹理图像识别研究
下一篇:德育叙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