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中华绒螯蟹EsDscam与病原的识别及其参于吞噬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40页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第12-21页
        1.1 前言第12-14页
        1.2 物理防御第14-15页
        1.3 体液免疫第15-20页
        1.4 细胞免疫第20-21页
    第二节 免疫细胞吞噬作用的机理及研究概述第21-26页
        2.1 吞噬作用的基本原理及机制第21-23页
        2.2 调控吞噬作用的信号途径及因素第23-24页
        2.3 无脊椎动物吞噬作用研究进展第24-26页
    第三节Dscam的发现、高度可变性及其功能第26-34页
        3.1 Dscam的发现第26-28页
        3.2 Dscam的高度可变性第28-31页
        3.3 Dscam的功能第31-34页
    第四节 节肢动物的免疫记忆以及Dscam的免疫特异性研究概述第34-37页
        4.1 节肢动物的免疫记忆第34-35页
        4.2 Dscam的免疫特异性研究第35-37页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第37-40页
        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7-38页
        5.2 研究方案第38-40页
第二章 不同的细菌诱导Es Dscam的上调表达及其亚型的特异性第40-61页
    第一节 前言第40-41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41-49页
        2.1 材料第41-44页
        2.2 方法第44-49页
    第三节 结果第49-56页
        3.1 Es Dscam基因的可变剪切外显子与内含子以及其基因组结构第49-51页
        3.2 Es Dscam基因在不同细菌刺激后的表达模式第51-52页
        3.3 Es Dscam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检测第52-53页
        3.4 EsDscam 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第53-54页
        3.5 分泌型Es Dscam在不同细菌刺激后的表达模式第54-55页
        3.6 Es Dscam的可变外显子在应对感染时的特异性表达第55-56页
        3.7 Es Dscam的 3D结构以及epitope I和II的序列分析第56页
    第四节 讨论第56-61页
第三章 Es Dscam与病原特异性识别并促进细菌的清除与吞噬第61-79页
    第一节 前言第61-62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62-66页
        2.1 材料第62页
        2.2 方法第62-66页
    第三节 结果第66-77页
        3.1 epitope II与不同细菌的特异性结合第66-67页
        3.2 特异的Es Dscam重组蛋白的体外表达以及与细菌的特异性结合第67-69页
        3.3 特异的Es Dscam促进血细胞对细菌的清除第69-71页
        3.4 血淋巴中特异Es Dscam亚型的表达第71-72页
        3.5 特异的Es Dscam促进血细胞对细菌的吞噬第72-74页
        3.6 截断型Es Dscam重组蛋白与细菌的结合第74-76页
        3.7 截断型Es Dscam重组蛋白对血细胞的吞噬作用无影响第76-77页
    第四节 讨论第77-79页
第四章 跨膜型Es Dscam通过分泌型Es Dscam调控吞噬作用第79-94页
    第一节 前言第79-80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80-85页
        2.1 材料第80页
        2.2 方法第80-85页
    第三节 结果第85-90页
        3.1 跨膜型Es Dscam调控血细胞的吞噬作用第85-87页
        3.2 跨膜型Es Dscam与分泌型Es Dscam发生共定位第87-88页
        3.3 跨膜型Es Dscam通过分泌型Es Dscam调控吞噬作用第88-90页
        3.4 跨膜型Es Dscam与分泌型Es Dscam通过同源亲和相互作用第90页
    第四节 讨论第90-94页
第五章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的其他工作第94-153页
    第一部分 中华绒螯蟹血细胞T7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及互作基因的淘选第94-118页
        第一节 前言第94-96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96-103页
        第三节 结果第103-115页
        第四节 讨论第115-118页
    第二部分 中华绒螯蟹 β 型整合素Es Integrin的免疫效应及调控吞噬作用的研究第118-137页
        第一节 前言第118-119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19-124页
        第三节 结果第124-135页
        第四节 讨论第135-137页
    第三部分 中华绒螯蟹B类清道夫受体Es SRBs的病原识别及调控吞噬作用的研究第137-153页
        第一节 前言第137-138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38-141页
        第三节 结果第141-151页
        第四节 讨论第151-153页
本研究的结论、特色与创新点第153-156页
    1.本研究的结论第153-154页
    2.特色第154页
    3.创新点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8页
附录第168-170页
致谢第170-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脂滴自噬在斑马鱼脂代谢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中华绒螯蟹饲料适宜脂肪源筛选并提高其利用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