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文也钢琴套曲《北京万华集》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手法
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8页 |
二、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江文也生平及创作 | 第10-14页 |
一、生平及音乐创作 | 第10-12页 |
(一)生平及创作 | 第10-11页 |
(二)音乐创作特点 | 第11-12页 |
二、中国时代特征对江文也音乐创作的影响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江文也钢琴套曲《北京万华集》 | 第14-32页 |
一、《北京万华集》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特征 | 第14-15页 |
二、《北京万华集》曲式结构分析 | 第15-27页 |
(一)《天安门》 | 第15-16页 |
(二)《紫禁城下》 | 第16-18页 |
(三)《子夜,在社稷坛上》 | 第18-19页 |
(四)《小丑》 | 第19-21页 |
(五)《龙碑》 | 第21-22页 |
(六)《柳絮》 | 第22-23页 |
(七)《小鼓儿,远远地响》 | 第23-24页 |
(八)《在喇嘛庙》 | 第24-25页 |
(九)《第一镰刀舞曲》 | 第25-26页 |
(十)《第二镰刀舞曲》 | 第26-27页 |
三、《北京万华集》的演奏手法 | 第27-30页 |
(一)音乐风格的把握 | 第27页 |
(二)音色的控制 | 第27-28页 |
(三)节奏的规划 | 第28-29页 |
(四)踏板的使用 | 第29-30页 |
四、钢琴套曲《北京万华集》的现实意义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