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各国戏剧艺术论文--歌剧艺术论文

阉人歌唱家与意大利正歌剧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1页
    1 选题缘由和意义第6页
    2 相关课题研究第6-9页
        2.1 汉语文献中的研究现状第6-8页
        2.2 外语文献中的研究现状第8-9页
    3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9-11页
第1章 为歌唱而生:阉人歌唱家的职业生涯与社会生活第11-24页
    1.1 阉人歌手的职业由来与早期发展第11-13页
        1.1.1 阉人歌手产生的原因第11-12页
        1.1.2 阉人歌手的历史发展概况第12-13页
    1.2 求学生涯第13-15页
    1.3 职业生涯第15-19页
        1.3.1 职业竞争和薪资待遇第15-16页
        1.3.2 职业生涯的伙伴:与作曲家的交往第16-19页
    1.4 社交人群与家庭生活第19-22页
    1.5 生平经历对其性格的影响第22-24页
第2章 因歌剧而成名:阉人歌唱家的舞台霸权第24-35页
    2.1 客观原因:意大利正歌剧在巴洛克中后期的繁荣第24-27页
        2.2.1 正歌剧的概念及早期发展第24-25页
        2.2.2 正歌剧的特征及后期发展第25-27页
    2.2 主观原因:完美的技巧和音域第27-29页
    2.3 霸权的表现:永远的主角第29-32页
    2.4 阉人歌唱家的“危害”第32-35页
第3章 随正歌剧衰落而消亡:阉人歌唱家的历史影响第35-50页
    3.1 阉人歌唱家与意大利正歌剧的共荣共衰第35-38页
        3.1.1“巨星”的陨落第35-36页
        3.1.2 正歌剧的僵化第36-38页
    3.2 阉人歌唱家对意大利正歌剧传统的贡献第38-47页
        3.2.1“返始”咏叹调第38-42页
        3.2.2 美声唱法和舞台风貌第42-45页
        3.2.3 剧场商业运转模式第45-47页
    3.3 阉人歌唱家的晚年生活及其他历史影响第47-50页
结论:对阉人歌唱家与意大利正歌剧关系的总结第50-52页
余论:对阉人歌唱家群体的历史反思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8页
    附录一:亨德尔歌剧中的阉人歌唱家角色统计第60-62页
    附录二:五位代表性作曲家歌剧中的阉人歌唱家角色统计第62-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引子的结构力研究
下一篇:自由的感觉主义者—弗拉戈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