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域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18-28页 |
2.1 公司对外担保的理论与立法模式 | 第18-22页 |
2.1.1 公司对外担保理论 | 第18-20页 |
2.1.2 域外公司对外担保的立法模式 | 第20-22页 |
2.2 公司对外担保的立法变迁 | 第22-24页 |
2.2.1 旧《公司法》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2.2.2 2005年《公司法》的立法改变 | 第23页 |
2.2.3 其他法律规章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 | 第23页 |
2.2.4 2005年《公司法》关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特殊规定 | 第23-24页 |
2.3 公司对外担保的功能与风险 | 第24-25页 |
2.3.1 公司对外担保的功能 | 第24-25页 |
2.3.2 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 | 第25页 |
2.4 我国公司对外担保的司法现状及评析 | 第25-28页 |
2.4.1 我国公司对外担保的司法现状 | 第25-27页 |
2.4.2 我国公司对外担保司法现状的评析 | 第27-28页 |
第3章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规范的性质 | 第28-32页 |
3.1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规范的性质 | 第28-31页 |
3.1.1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规范性质之争 | 第28-29页 |
3.1.2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规范的性质 | 第29-31页 |
3.2 规范性质认定与判断对外担保效力的关系 | 第31-32页 |
第4章 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 | 第32-47页 |
4.1 公司章程与公司对外担保 | 第32-35页 |
4.1.1 公司章程的性质 | 第32-34页 |
4.1.2 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 | 第34-35页 |
4.2 公司对外担保中相对人的审查义务 | 第35-39页 |
4.2.1 关于相对人审查义务的争论 | 第35-36页 |
4.2.2 本文观点 | 第36-39页 |
4.3 法定代表人对外担保的效力 | 第39-42页 |
4.3.1 法定代表人制度 | 第39-41页 |
4.3.2 法定代表人对外担保的效力 | 第41-42页 |
4.4 高管及其他工作人员对外担保的效力 | 第42-47页 |
4.4.1 高管及其他工作人员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 第42-43页 |
4.4.2 高管及其他工作人员对外担保的效力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