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国内大学生幸福观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国外幸福观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2.学科交叉法 | 第12页 |
3.归纳总结法 | 第12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基本概述 | 第14-19页 |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涵 | 第14-15页 |
1.幸福的概念 | 第14页 |
2.幸福观的定义 | 第14-15页 |
3.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涵 | 第15页 |
(二)正确幸福观的基本内容 | 第15-16页 |
1.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 | 第15页 |
2.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统一 | 第15-16页 |
3.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的和谐统一 | 第16页 |
(三)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1.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 | 第16-17页 |
2.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的奠基石 | 第17页 |
3.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 第17-19页 |
二、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9-25页 |
(一)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需求 | 第19页 |
2.过于注重个人幸福,而轻视集体幸福 | 第19-20页 |
3.过于重视享受幸福,而忽略创造幸福 | 第20页 |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5页 |
1.幸福观教育面临社会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 | 第20-21页 |
2.学校在幸福观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3.家庭在幸福观教育上存在的误导 | 第22-23页 |
4.自我对幸福观理解出现的偏颇 | 第23-25页 |
三、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路径 | 第25-34页 |
(一)学校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阵地 | 第25-28页 |
1.完善幸福观教育的理念 | 第25-26页 |
2.丰富幸福观教育的方法 | 第26-28页 |
(二)社会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渠道 | 第28-29页 |
1.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 第28页 |
2.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 第28-29页 |
3.政府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 第29页 |
(三)家庭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首要环节 | 第29-31页 |
1.建立温馨的成长环境 | 第29-30页 |
2.家长更新教育观念 | 第30-31页 |
3.父母以身示范 | 第31页 |
(四)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关键所在 | 第31-34页 |
1.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 第31-32页 |
2.提升自我幸福的能力 | 第32-33页 |
3.塑造强健的身心素质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