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场地人均练习面积小,师生比过大 | 第10页 |
1.1.2 网球的动作技术难度大,学生自主练习错误多 | 第10-11页 |
1.1.3 理论学习课时少 | 第11页 |
1.2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 第11页 |
1.2.1 针对课堂场地缺乏、人均有效练习空间和时间不足现状的具体对策 | 第11页 |
1.2.2 针对技术难度大,学生练习动作难以规范控制现状的对策 | 第11页 |
1.2.3 针对理论课时少,无法发挥学生最大智力优势的对策 | 第11页 |
1.3 预期目标 | 第11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4.1 专项体育工程技术支持下网球术科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学术意义 | 第11-12页 |
1.4.1.1 提升了体育术科探究式教学的科研发展与探究式教学的发展 | 第11-12页 |
1.4.1.2 体育工程技术的介入为术科探究式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第12页 |
1.4.2 专项体育工程技术支持下网球术科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意义 | 第12页 |
1.4.2.1 促进《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 | 第12页 |
1.4.2.2 推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 | 第12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24页 |
2.1 网球教学方面的研究 | 第12-16页 |
2.1.1 网球教学现状的研究 | 第12-14页 |
2.1.2 网球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14-16页 |
2.2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 第16-22页 |
2.2.1 探究式教学的概述 | 第16-20页 |
2.2.1.1 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 第16-17页 |
2.2.1.2 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 第17-19页 |
2.2.1.3 体育课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2 探究式教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2.2.2.1 探究式教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2.2.2.2 探究式教学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2.3 体育工程技术的研究 | 第22-24页 |
2.3.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2.3.1.1 国内相关研究进程 | 第22页 |
2.3.1.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 第22-23页 |
2.3.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3 改善网球教学条件的思路 | 第24-29页 |
3.1 影响网球课探究式教学开展的教学条件现状 | 第24-26页 |
3.1.1 场地匮乏、师生比过大 | 第24-25页 |
3.1.1.1 学生一部分在网球(比赛)场地内练习,一部分在场地外练习 | 第24页 |
3.1.1.2 初学者在场均七到八人的场地上进行对打,安全不能保障 | 第24-25页 |
3.1.2 动作技术难度大,学生自主练习错误多 | 第25页 |
3.1.2.1 初学者击球瞬间晃手腕现象 | 第25页 |
3.1.2.2 初学者不易掌握击球点与击球时机 | 第25页 |
3.1.2.3 正手击球挥拍轨迹难控制 | 第25页 |
3.1.3 理论课时少,不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智力优势 | 第25页 |
3.1.4 课上练习时间少,课下没有自主练习条件 | 第25-26页 |
3.2 改善网球课探究式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机理 | 第26-29页 |
3.2.1 针对场地匮乏、师生比过大的解决方案 | 第26-27页 |
3.2.1.1 设置网球场分割网 | 第26页 |
3.2.1.2 设置网球场边网击球收集网 | 第26页 |
3.2.1.3 喂球者防护装置 | 第26-27页 |
3.2.2 针对动作技术本身难度大、学生自主练习错误多现状的解决方法 | 第27-28页 |
3.2.2.1 拍臂角度固定装置 | 第27页 |
3.2.2.2 网球击球技术强化训练器 | 第27-28页 |
3.2.2.3 正手击球轨迹辅助控制装置 | 第28页 |
3.2.3 针对理论课时少,缺少发挥学生最大智力的优势途径的解决方法——创建探究式网球教学网络平台 | 第28页 |
3.2.4 课下学生自主练习平台的建立 | 第28-29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4.1 文献资料法 | 第29页 |
4.2 模型法 | 第29页 |
4.3 实验法 | 第29页 |
4.4 实地调查法 | 第29页 |
4.5 数理统计法 | 第29页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5.1. 网球专用教学设备的实现 | 第30-36页 |
5.1.1 体育工程技术对网球场地的影响 | 第30-32页 |
5.1.2 体育工程技术对学生课上课下自主练习安全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5.1.3 体育工程技术对网球技术规范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5.2 体育工程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6 结论与可延伸的方向 | 第37-38页 |
6.1 结论 | 第37页 |
6.2 未来可继续伸延的研究方向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探究式学习题库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