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第13-22页 |
1.1 新疆沙冬青 | 第13-14页 |
1.1.1 沙冬青的种类 | 第13页 |
1.1.2 新疆沙冬青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 植物中的GolS基因 | 第14-16页 |
1.2.1 GolS基因的概述 | 第14页 |
1.2.2 肌醇的作用 | 第14-15页 |
1.2.3 GolS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棉子糖家族寡糖 | 第16-18页 |
1.3.1 棉子糖家族寡糖的简介 | 第16页 |
1.3.2 棉子糖家族寡糖的作用 | 第16-17页 |
1.3.3 棉子糖家族寡糖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 植物激素的作用 | 第18-19页 |
1.4.1 植物激素的介绍 | 第18页 |
1.4.2 ABA与逆境 | 第18-19页 |
1.4.3 乙烯与逆境 | 第19页 |
1.4.4 多胺在逆境中的作用机制 | 第19页 |
1.4.5 植物激素与寡糖的关系 | 第19页 |
1.5 启动子功能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页 |
1.5.2 点突变分析 | 第19-20页 |
1.5.3 瞬时表达 | 第20页 |
1.5.4 稳定表达 | 第20页 |
1.5.5 凝胶阻滞分析(EMSA) | 第20页 |
1.6 本试验的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疆沙冬青AnGolS2基因克隆 | 第22-35页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22-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2.1.2 质粒与菌株 | 第22页 |
2.1.3 仪器及所用试剂 | 第22页 |
2.1.4 试验试剂配制 | 第22-23页 |
2.2 试验方法及相关过程 | 第23-28页 |
2.2.1 沙冬青组培苗培养 | 第23页 |
2.2.2 沙冬青RNA提取 | 第23页 |
2.2.3 R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第23页 |
2.2.4 cDNA合成 | 第23页 |
2.2.5 内参检测 | 第23-24页 |
2.2.6 所需引物设计 | 第24页 |
2.2.7 3'RACE | 第24-26页 |
2.2.8 5'RACE | 第26-28页 |
2.2.9 AnGolS2全长序列拼接 | 第28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8-34页 |
2.3.1 RNA电泳检测结果 | 第28页 |
2.3.2 3'RACE扩增两轮PCR结果 | 第28-29页 |
2.3.3 3'RACE片段菌落PCR及测序结果 | 第29页 |
2.3.4 5'RACE扩增三轮电泳检测 | 第29-30页 |
2.3.5 5'RACE片段分析 | 第30-31页 |
2.3.6 AnGolS2全长拼接 | 第31-32页 |
2.3.7 AnGolS2氨基酸同源性比对 | 第32-33页 |
2.3.8 外显子和内含子分析 | 第33页 |
2.3.9 AnGolS2的系统发育进化树 | 第33-34页 |
2.3.10 AnGolS2编码功能域 | 第34页 |
2.4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新疆沙冬青AnGolS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35-4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5页 |
3.1.2 处理方法 | 第35页 |
3.1.3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35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5-38页 |
3.2.1 叶片DNA提取 | 第35-36页 |
3.2.2 酶切及纯化 | 第36-37页 |
3.2.3 染色体步移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3.3.1 DNA电泳检测 | 第38页 |
3.3.2 启动子片段克隆结果 | 第38-40页 |
3.3.3 AnGolS2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 | 第40-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新疆沙冬青AnGolS2对非生物胁迫及激素的响应 | 第42-49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4.1.2 材料的处理 | 第42页 |
4.1.3 试验仪器和药品 | 第42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4.2.1 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42页 |
4.2.2 内参检测 | 第42-43页 |
4.2.3 特异性引物检测 | 第43-44页 |
4.2.4 实时定量PCR | 第4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4.3.1 总RNA电泳检测 | 第44-45页 |
4.3.2 内参基因及基因特异引物检测 | 第45页 |
4.3.3 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45-47页 |
4.4 讨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新疆沙冬青AnGolS2基因启动子缺失载体构建及瞬时表达 | 第49-60页 |
5.1 试验材料 | 第49-50页 |
5.1.1 菌株与质粒 | 第49页 |
5.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9-50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50-54页 |
5.2.1 AnGolS2基因启动子全长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50-51页 |
5.2.2 缺失片段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5.2.3 电转法转化农杆菌 | 第52页 |
5.2.4 GUS基因瞬时表达 | 第52-54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5.3.1 AnGolS2启动子PCR扩增 | 第54页 |
5.3.2 启动子序列T克隆菌落PCR | 第54-55页 |
5.3.3 启动子序列质粒和载体双酶切 | 第55页 |
5.3.4 酶切产物连接转化 | 第55页 |
5.3.5 缺失片段质粒PCR扩增 | 第55-56页 |
5.3.6 缺失片段双酶切结果 | 第56页 |
5.3.7 大肠杆菌转化菌落PCR鉴定结果 | 第56-57页 |
5.3.8 转化农杆菌 | 第57-58页 |
5.3.9 GUS基因瞬时表达 | 第58-59页 |
5.4 讨论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