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道动力扰动诱发岩爆分析及程序实施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岩爆理论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围岩稳定性及岩爆预测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3 ABAQUS本构模型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动力扰动作用下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17-26页 |
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17-18页 |
2.2 不同形式动力扰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18-23页 |
2.2.1 正弦波动力扰动形式的影响 | 第18-20页 |
2.2.2 折线波动力扰动形式的影响 | 第20-22页 |
2.2.3 梯形波动力扰动形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不同侧压力系数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23-24页 |
2.4 不同衬砌厚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动力扰动作用下岩爆分析 | 第26-49页 |
3.1 岩爆判据 | 第26-28页 |
3.2 不同形式的幅值对岩爆区的影响 | 第28-48页 |
3.2.1 折线形式下的岩爆分析 | 第29-37页 |
3.2.2 梯形形式下的岩爆分析 | 第37-43页 |
3.2.3 正弦形式下的岩爆分析 | 第43-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屈服准则及程序实施 | 第49-65页 |
4.1 UMAT子程序介绍 | 第49-51页 |
4.2 二次开发理论基础 | 第51-54页 |
4.2.1 有限元方法 | 第51-52页 |
4.2.2 刚度矩阵 | 第52-54页 |
4.3 修正邓肯E?B模型二次开发 | 第54-64页 |
4.3.1 修正邓肯E?B模型计算理论 | 第54-55页 |
4.3.2 修正邓肯E?B模型子程序流程 | 第55-56页 |
4.3.3 单个单元数值模拟验证 | 第56-60页 |
4.3.4 修正E?B模型算例验证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双T~2屈服准则程序实施及工程实例验证 | 第65-88页 |
5.1 双T~2屈服准则二次开发 | 第65-70页 |
5.1.1 双T~2屈服准则 | 第65-68页 |
5.1.2 双T~2屈服准则统一化 | 第68页 |
5.1.3 刚度矩阵的确定 | 第68-69页 |
5.1.4 双T~2屈服准则子程序流程 | 第69-70页 |
5.2 双T~2屈服准则算例验证 | 第70-73页 |
5.2.1 单个单元单轴压缩 | 第70-71页 |
5.2.2 单个单元单轴拉伸 | 第71-73页 |
5.3 多单元模型算例验证 | 第73-77页 |
5.3.1 多单元单轴压缩 | 第73-75页 |
5.3.2 多单元位移加载 | 第75-76页 |
5.3.3 参数λ对双T~2屈服准则子程序的影响 | 第76-77页 |
5.4 广义双τ~2强度理论子程序流程 | 第77-82页 |
5.4.1 广义双τ~2强度理论 | 第77-78页 |
5.4.2 子程序算例验证 | 第78-79页 |
5.4.3 系数K_0对土压力的影响 | 第79-82页 |
5.5 工程实例应用 | 第82-86页 |
5.5.1 隧道模型建模 | 第82-84页 |
5.5.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5.5.3 岩爆预测 | 第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页 |
6.2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