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相关概念阐述 | 第7页 |
1.2.1 独生子女 | 第7页 |
1.2.2 失独家庭 | 第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7-9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生存现状调查 | 第14-17页 |
2.1 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2.1.1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概况 | 第14页 |
2.1.2 失独家庭扶助政策 | 第14-15页 |
2.2 问卷调查设计 | 第15-16页 |
2.2.1 问卷题项设计 | 第15页 |
2.2.2 问卷发放范围及样本选择 | 第15-16页 |
2.3 访谈调查设计 | 第16-17页 |
2.3.1 访谈内容 | 第16页 |
2.3.2 访谈对象 | 第16页 |
2.3.3 方法手段 | 第16-17页 |
3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管理和帮扶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 第17-29页 |
3.1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 | 第17-24页 |
3.1.1 经济拮据 | 第17-18页 |
3.1.2 精神受到巨大打击 | 第18-21页 |
3.1.3 养老问题突出 | 第21-22页 |
3.1.4 社会支持资源缺乏 | 第22-24页 |
3.2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困境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3.2.1 现有失独家庭管理和扶助机制不完善 | 第24页 |
3.2.2 法律保障力度不足 | 第24-25页 |
3.2.3 缺乏有效的精神疏导 | 第25-26页 |
3.2.4 独生子女家庭本身即为高风险家庭 | 第26页 |
3.3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管理和帮扶问题的探索 | 第26-29页 |
3.3.1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管理和帮扶现状 | 第26-27页 |
3.3.2 皮口街道政策实施效果 | 第27页 |
3.3.3 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4 皮口街道失独家庭管理和帮扶问题解决对策建议 | 第29-34页 |
4.1 政策导向层面 | 第29-31页 |
4.1.1 设置统一的帮扶管理机构,建立全面的管理和扶助体系 | 第29页 |
4.1.2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扩大独生子女险的覆盖面 | 第29-30页 |
4.1.3 明确中央与地方救助中的权责,保障失独家庭扶助资金来源 | 第30-31页 |
4.1.4 建立失独家庭数据库,分层次掌握需求动态 | 第31页 |
4.2 社会参与方面 | 第31-33页 |
4.2.1 完善失独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 第31-32页 |
4.2.2 引入失独家庭互助模式 | 第32页 |
4.2.3 建立失独家庭的社区养老自助体系 | 第32-33页 |
4.3 个人重建方面 | 第33-34页 |
4.3.1 实施心理疏导主动介入 | 第33页 |
4.3.2 引导失独群体树立自我意识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37-40页 |
附录B 访谈记录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