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著作权法论文

我国避风港规则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1.2 研究目的第7页
    1.3 研究现状第7-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页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第10-11页
第2章 避风港规则的概述第11-16页
    2.1 避风港规则的产生背景第11-12页
    2.2 避风港规则的效力第12-13页
    2.3 “红旗标准”与“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第13-14页
    2.4 避风港规则的意义第14-16页
第3章 具体免责事由及其存在问题分析第16-46页
    3.1 主观状态认定问题第16-23页
        3.1.1 “知道”与“有合理理由知道”辨析第16-19页
        3.1.2 “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知道”的判定第19-20页
        3.1.3 注意义务的判定标准第20-23页
    3.2 相关概念明晰第23-27页
        3.2.1 “标示”概念不明晰第23页
        3.2.2 “改变上传信息”定义不明确第23-26页
        3.2.3 “未获得经济利益”内涵模糊第26-27页
    3.3 通知-删除程序存在问题第27-46页
        3.3.1 瑕疵通知效力不明确第28-34页
        3.3.2 错误通知缺乏规制第34-37页
        3.3.3 通知的其他问题第37-39页
        3.3.4 网络服务提供者选择性守法第39-46页
第4章 完善避风港规则的建议第46-55页
    4.1 对完善“知道”条款的建议第46-48页
        4.1.1 明确相关概念含义第46-47页
        4.1.2 对推定事实进行总结归纳第47-48页
    4.2 对相关概念明晰第48-49页
        4.2.1 明确“未改变”的内涵第48页
        4.2.2 明确“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内涵第48-49页
    4.3 完善通知删除制度第49-55页
        4.3.1 明确合格通知、瑕疵通知的要件及效力第49-50页
        4.3.2 建立完善的错误通知规制体系第50-52页
        4.3.3 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违法成本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位集资房交易流转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