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遗传学分支学科论文--细胞遗传学论文

FZD、VANGL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发育缺陷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2-14页
前言第14-19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4-17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7-19页
一、VANGL1、VANGL2、FZD3、FZD6基因编码区SNPs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9-45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9-23页
        1.1.1 VANGL1、VANGL2、FZD3、FZD6基因编码区SNPs的筛选第19-23页
        1.1.2 VANGL1、VANGL2、FZD3、FZD6基因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3页
    1.2 结果第23-35页
        1.2.1 VANGL1、VANGL2基因的SNPs的收集和筛选结果第23-26页
        1.2.2 FZD3、FZD6基因的SNPs的收集和筛选结果第26-30页
        1.2.3 VANGL1、VANGL2、FZD3、FZD6基因Blocks数据库分析结果第30-32页
        1.2.4 VANGL1、VANGL2、FZD3、FZD6基因结构信息第32-34页
        1.2.5 Frizzled蛋白家族的系统发育树第34-35页
    1.3 讨论第35-44页
        1.3.1 单核苷酸多态性概况及其生物学作用第35-36页
        1.3.2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杂疾病的联系第36-37页
        1.3.3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第37-38页
        1.3.4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杂性状疾病易感基因关联分析的策略第38-39页
        1.3.5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神经管发育缺陷易感基因关联分析第39-44页
    1.4 小结第44-45页
二、VANGL1、VANGL2、FZD3、FZD6基因编码区SNPs与神经管发育缺陷相关性实验研究第45-85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45-52页
        2.1.1 研究对象第45-46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第46-47页
        2.1.3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第47-48页
        2.1.4 基因组DNA的鉴定第48页
        2.1.5 用Primer5.0引物设计软件进行引物设计第48-50页
        2.1.6 PCR扩增第50页
        2.1.7 PCR产物纯化第50页
        2.1.8 PCR产物测序第50-51页
        2.1.9 实验质量控制第51页
        2.1.10 统计学分析第51-52页
        2.1.11 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分析第52页
    2.2 结果第52-78页
        2.2.1 DNA质量的鉴定第52-53页
        2.2.2 PCR产物的质量鉴定第53页
        2.2.3 测序结果第53-62页
        2.2.4 基因型分布及Hardy-Weinberg平衡第62-63页
        2.2.5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各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比较第63-65页
        2.2.6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各SNPs位点的基因型交互作用分析第65-68页
        2.2.7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FZD6基因3个SNPs位点单体型分析第68-69页
        2.2.8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结果第69-75页
        2.2.9 蛋白质三级结构分析结果第75-77页
        2.2.10 提交实验结果至dbSNP数据库第77-78页
    2.3 讨论第78-84页
        2.3.1 PCP信号通路与神经管形成及NTDs的发生关联第78-79页
        2.3.2 PCP信号通路基因VANGL1、VANGL2与NTDs发生的相关性第79-80页
        2.3.3 PCP信号通路基因FZD3、FZD6与NTDs发生的相关性第80-81页
        2.3.4 PCP信号通路基因VANGL和FZD基因交互作用与NTDs发生的相关性第81-84页
    2.4 小结第84-85页
全文结论第85-86页
论文创新点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5-97页
附录第97-101页
综述第101-127页
    PCP信号通路与神经管形成及神经管发育缺陷研究进展第101-121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21-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黄胚乳突变体JMW的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下一篇:基因组信息的计算机可视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