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化论文--农用仪器、仪表及设备论文

便携式作物氮素监测仪的评价与建模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2页
    摘要第12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4页
        2.1 作物氮素营养的无损监测原理第13-14页
            2.1.1 作物氮素营养无损监测的农学基础第13-14页
            2.1.2 作物反射光谱对氮素营养的响应特征第14页
        2.2 作物生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14-16页
            2.2.1 叶面积指数监测第15-16页
            2.2.2 生物量监测第16页
        2.3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2.4 作物氮素营养无损监测装备的研究第18-24页
            2.4.1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装备的国外研究进展第18-21页
            2.4.2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装备的国内研究进展第21页
            2.4.3 氮素监测仪的最新研究进展第21-22页
            2.4.4 对于氮素营养监测方法与装备发展的思考第22-24页
                2.4.4.1 预测模型的建立第23页
                2.4.4.2 氮素监测仪的开发与完善第23-24页
    3 有待解决的问题第24-25页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2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2-42页
    摘要第32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32-3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3-40页
        2.1 试验设计第33-34页
        2.2 数据获取方法第34-35页
            2.2.1 光谱数据测定第34-35页
            2.2.2 生长与生理参数测定第35页
        2.3 模型建立与维护第35-37页
            2.3.1 光谱学计量学方法第35-36页
            2.3.2 模型建立第36-37页
                2.3.2.1 校正模型建立第36页
                2.3.2.2 模型的验证与维护第36-37页
        2.4 试验数据分析处理第37-40页
            2.4.1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第37页
            2.4.2 多光谱指数第37-38页
            2.4.3 回归分析第38-40页
                2.4.3.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第38页
                2.4.3.2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三章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作物氮素监测仪第42-50页
    摘要第42页
    1 便携式氮素检测仪的结构第42-45页
        1.1 光电探测器结构第43-44页
        1.2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第44页
        1.3 系统软件设计第44-45页
    2 便携式氮素检测仪的原理与标定第45-47页
        2.1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作物氮素无损监测仪的工作光学原理第45-47页
        2.2 便携式氮素监测仪的实验标定第47页
    3 结语第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Abstract第49-50页
第四章 基于便携式氮素监测仪的水稻冠层光谱特征第50-62页
    摘要第50-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页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第51页
        1.2 冠层光谱测定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2.1 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第51-53页
        2.2 不同水分处理下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第53-54页
        2.3 基于氮素监测仪的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性分析第54页
        2.4 不同水稻品种冠层光谱反射率差异分析第54-55页
        2.5 冠层反射光谱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响应第55-56页
        2.6 水稻冠层反射光谱随生育期的变化第56-57页
        2.7 冠层光谱反射率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57页
    3 讨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Abstract第60-62页
第五章 便携式作物氮素监测仪的水稻田间试验评价第62-72页
    摘要第62-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1.1 试验设计第63页
        1.2 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第63页
            1.2.1 冠层光谱反射率的测定第63页
            1.2.2 叶片氮含量的测定第63页
        1.3 数据处理方法第63-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68页
        2.1 水稻叶片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变化特征第64-65页
        2.2 单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分析第65-66页
        2.3 冠层反射光谱指数与叶片氮含量的定量关系第66-68页
            2.3.1 冠层光谱指数与不同生育期叶片氮含量的定量关系第66-67页
            2.3.2 冠层反射光谱指数与全生育期叶片氮含量的定量关系第67-68页
    3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0页
    Abstract第70-72页
第六章 基于多农学指标的便携式作物氮素监测仪综合评价第72-86页
    摘要第72-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1.1 试验设计第73页
        1.2 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第73-74页
            1.2.1 冠层光谱反射率的测定第73-74页
            1.2.2 农学参数测定第74页
            1.2.3 数据处理方法第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81页
        2.1 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叶片和植株氮素状况第74-75页
        2.2 不同施氮水平下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期的变化第75-76页
        2.3 参数变化动态第76-77页
        2.4 单波段与化学参数的相关性第77-78页
        2.5 单波段曲线拟合方程第78页
        2.6 光谱反射率与各化学参数的定量关系第78-81页
    3 讨论与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Abstract第84-86页
第七章 基于便携式作物氮素监测仪的小麦生长指标监测模型第86-96页
    摘要第86-8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7页
        1.1 试验设计第87页
        1.2 冠层光谱和参数测定第87页
        1.3 数据分析方法第8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7-92页
        2.1 叶干重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关系第87-90页
            2.1.1 叶干重回归方程的建立第87-89页
            2.1.2 回归方程检验第89-90页
        2.2 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关系第90-92页
            2.2.1 叶面积指数回归方程的建立第90-91页
            2.2.2 叶面积指数回归方程检验第91-92页
    3 讨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4页
    Abstract第94-96页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第96-102页
    摘要第96页
    1 讨论第96-99页
        1.1 便携式作物氮素监测仪的测试与评价第96-98页
            1.1.1 便携式氮素监测仪的光谱特性分析第97页
            1.1.2 基于便携式氮素监测仪的作物氮素营养监测第97-98页
            1.1.3 基于便携式氮素监测仪的作物生长指标监测第98页
        1.2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98-99页
    2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与抗逆功能分析
下一篇:Fenton试剂和高铁酸钾法治理地下水中氯代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