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石油污染地下水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9页
    1.1 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1.2.1 石油污染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第12页
        1.2.2 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参数第12-13页
    1.3 石油污染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第13-17页
        1.3.1 生物化学方法——磷脂脂肪酸法第14页
        1.3.2 生理学方法第14页
        1.3.3 分子微生物学方法第14-17页
            1.3.3.1 克隆文库的随机序列第15页
            1.3.3.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温度梯度凝胶电泳第15-16页
            1.3.3.3 荧光原位杂交第16-17页
            1.3.3.4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第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场地概况第19-26页
    2.1 场地环境特征第19-21页
    2.2 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方法第21-25页
        2.2.1 样品采集和保存第21-22页
        2.2.2 水样理化性质和测定方法第22-24页
        2.2.3 水样石油量和石油组分分析第24-25页
    2.3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第26-30页
    3.1 腐生厌氧菌的测定(平板培养法)第26页
    3.2 特殊功能细菌的测定第26页
    3.3 DNA 的提取第26-28页
        3.3.1 试剂盒法第27页
        3.3.2 氯仿-苯酚手提法第27-28页
    3.4 克隆文库方法第28页
    3.5 变性凝胶电泳分析第28-29页
    3.6 数据处理方法第29-30页
        3.6.1 多样性指数第29页
        3.6.2 统计学分析第29-30页
第4章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第30-54页
    4.1 地下水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第30-32页
    4.2 应用克隆文库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第32-36页
    4.3 应用DGGE 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第36-51页
        4.3.1 2008 年6 月份地下水中微生物多样性第36-41页
        4.3.2 2008 年11 月份地下水中微生物多样性第41-47页
        4.3.3 2009 年12 月份地下水中微生物多样性第47-51页
    4.4 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第51-54页
        4.4.1 微生物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第51-52页
        4.4.2 微生物多样性在时间上的变化第52-54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页
    5.2 建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锚蛋白ANK6和SIG5的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整数规划在无线资源分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