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定时恢复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定时恢复概述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定时恢复原理 | 第14-32页 |
2.1 全数字定时恢复基本方法 | 第14-20页 |
2.1.1 锁相环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2.1.2 基于锁相环的全数字方法 | 第19-20页 |
2.2 全数字方法基本结构 | 第20-31页 |
2.2.1 插值器 | 第21-23页 |
2.2.2 定时误差检测器 | 第23-27页 |
2.2.3 环路滤波器 | 第27-29页 |
2.2.4 控制器 | 第29-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插值及非插值的定时恢复 | 第32-52页 |
3.1 插值概述及其物理意义 | 第32-35页 |
3.2 插值的实现结构 | 第35-38页 |
3.2.1 几种常用插值方法 | 第35-38页 |
3.2.2 插值方法的性能评价 | 第38页 |
3.3 非插值设计方法 | 第38-51页 |
3.3.1 基于符号率采样的设计方法及问题 | 第38-42页 |
3.3.2 LMS 自适应方法 | 第42-48页 |
3.3.3 基于LMS 的残留误差消除法 | 第48-50页 |
3.3.4 仿真结果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定时误差检测器 | 第52-57页 |
4.1 极大似然估计法 | 第52-53页 |
4.2 Gardner 检测法 | 第53-55页 |
4.3 Mueller & Muller 检测法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57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1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3-66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