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沼坝露天矿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采煤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论文选题的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布沼坝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 第14-25页 |
| ·矿区位置 | 第14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17页 |
| ·矿区环境、气象及水文概况 | 第17页 |
|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第17-24页 |
| ·地层 | 第17-20页 |
|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20-23页 |
| ·地下水状况 | 第23页 |
| ·不良地质现象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布沼坝露天矿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25-66页 |
| ·边坡监测 | 第25-27页 |
| ·北帮边坡岩体变形概况 | 第25-27页 |
| ·北帮N5-5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27-36页 |
| ·北帮5线剖面边坡地表位移动态分析 | 第27-30页 |
| ·北帮N5-5剖面地下位移动态分析 | 第30-34页 |
| ·现状边坡5线剖面的滑移面搜寻与分析 | 第34-36页 |
| ·北帮N6-6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6-45页 |
| ·北帮6线剖面边坡地表位移动态分析 | 第36-39页 |
| ·北帮6线剖面地下位移动态分析 | 第39-42页 |
| ·北帮N6-6线剖面现存边坡的滑移面搜寻与分析 | 第42-45页 |
| ·北帮N7-7线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5-54页 |
| ·北帮N7-7线剖面边坡地表位移动态分析 | 第45-48页 |
| ·北帮N7-7线剖面地下位移动态分析 | 第48-52页 |
| ·N7-7剖面现状边坡的滑移面搜寻与分析 | 第52-54页 |
| ·北帮N8-8线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4-61页 |
| ·北帮N8-8线剖面边坡地表位移动态分析 | 第54-55页 |
| ·北帮N8-8剖面地下位移动态分析 | 第55-60页 |
| ·北帮N8-8剖面现存边坡的滑移面搜寻与分析 | 第60-61页 |
| ·北帮N9-9线剖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1-62页 |
| ·边坡稳定性模糊数学评价 | 第62-65页 |
| ·影响因素分析与确定 | 第62-64页 |
| ·北帮边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64-65页 |
| ·北帮边坡稳定状态综合分析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四章 基于北帮边坡治理下的采煤工艺调整 | 第66-97页 |
| ·生产现状 | 第66页 |
| ·北帮边坡治理 | 第66-70页 |
| ·北帮边坡治理的必要性 | 第66-67页 |
| ·北帮边坡滑坡成因分析 | 第67页 |
| ·北帮边坡治理技术 | 第67页 |
| ·北帮边坡治理技术方案的选择 | 第67-68页 |
| ·北帮边坡治理实施步骤 | 第68-70页 |
| ·北帮清煤后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70-89页 |
| ·北帮2-2线清煤后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70-74页 |
| ·北帮5-5线清煤后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74-78页 |
| ·北帮6-6线清煤后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78-82页 |
| ·北帮N7-7剖面清煤后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82-85页 |
| ·北帮N8-8剖面清煤后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85-87页 |
| ·北帮N9-9剖面清帮后到界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87-88页 |
| ·北帮清帮后综合评价 | 第88-89页 |
| ·布沼坝露天矿采煤工艺调整 | 第89-95页 |
| ·采煤工艺调整的必要性 | 第89-90页 |
| ·采煤出入沟改造方案及对比分析 | 第90-94页 |
| ·采煤新出入沟建设 | 第94-95页 |
| ·布沼坝露天矿现状采煤工艺 | 第95-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7-98页 |
| ·主要结论 | 第97页 |
| ·展望 | 第97-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