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3-3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3-14页 |
二、本文所涉及的相关刑罚理论 | 第14-26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26-36页 |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概述 | 第37-80页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刑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7-56页 |
一、体现的刑罚的基本原则 | 第38-43页 |
二、阐述的刑罚的基本论断 | 第43-56页 |
第二节 列宁刑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56-66页 |
一、从严适用刑罚的思想 | 第56-62页 |
二、坚持遵循的刑罚原则 | 第62-64页 |
三、关于刑罚的基本论断 | 第64-66页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的简要评述 | 第66-80页 |
一、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67-75页 |
二、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借鉴吸收并发展了人类刑罚理论发展成果 | 第75-76页 |
三、简要的总结 | 第76-80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的刑罚思想 | 第80-121页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刑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81-98页 |
一、阐述符合中国国情的刑罚基本理论 | 第81-86页 |
二、阐明契合中国国情的刑罚政策思想 | 第86-95页 |
三、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刑罚体系与执行制度思想 | 第95-98页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刑罚思想对中国刑事法制建设实践的影响 | 第98-106页 |
一、具有中国特色死刑制度的建立 | 第98-100页 |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罚政策的实施 | 第100-102页 |
三、刑罚从重适用对象的落实 | 第102-103页 |
四、刑罚体系与刑罚执行有关制度的确立 | 第103-104页 |
五、刑罚人道主义、劳动改造罪犯以及刑罚目的思想的践行 | 第104-106页 |
第三节 对毛泽东思想中的刑罚思想的简要评述 | 第106-121页 |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刑罚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106-112页 |
二、毛泽东思想中的刑罚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的创新发展 | 第112-116页 |
三、简要的总结 | 第116-121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刑罚思想 | 第121-170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刑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21-144页 |
一、阐述体现刑罚科学的刑罚基本理论 | 第122-129页 |
二、提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刑罚政策思想 | 第129-141页 |
三、强调建立统筹兼顾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思想 | 第141-144页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刑罚思想对中国刑事法制建设实践的影响 | 第144-159页 |
一、刑罚基本原则的恪守 | 第144-148页 |
二、刑罚适用政策的实施 | 第148-157页 |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的实行 | 第157-159页 |
第三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刑罚思想的简要评述 | 第159-170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刑罚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159-164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刑罚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刑罚思想的创新发展 | 第164-168页 |
三、简要的总结 | 第168-170页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评述 | 第170-187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的特点 | 第170-177页 |
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第171-172页 |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第172-174页 |
三、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 第174-176页 |
四、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第176-177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 第177-184页 |
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为指导 | 第178-179页 |
二、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 | 第179-180页 |
三、必须与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180-181页 |
四、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刑罚文化相结合 | 第181-183页 |
五、必须借鉴吸收国际社会刑罚理论发展的文明成果 | 第183-184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的意义 | 第184-187页 |
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 | 第184-185页 |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 | 第185-186页 |
三、推动了中国刑罚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发展 | 第186-187页 |
结语 | 第187-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205页 |
致谢 | 第205-2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207-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