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资源潜力及开发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页 |
| ·研究路线 | 第8页 |
|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8-10页 |
| 第2章 阳高寺气田概况 | 第10-13页 |
| ·勘探历程 | 第10-11页 |
| ·气藏开发现状 | 第11-13页 |
| ·开发历程 | 第11页 |
| ·茅口组气藏开发现状 | 第11-13页 |
| 第3章 茅口组气藏地质特征 | 第13-22页 |
| ·构造特征 | 第13-16页 |
| ·地面构造 | 第13页 |
| ·地腹构造 | 第13-15页 |
| ·断层发育特征 | 第15页 |
| ·地层分层特征 | 第15-16页 |
| ·储层特征 | 第16-18页 |
| ·岩性特征 | 第16页 |
| ·物性特征 | 第16-18页 |
| ·储集类型 | 第18页 |
| ·气藏温度 | 第18-19页 |
| ·气藏压力 | 第19页 |
| ·流体性质 | 第19-22页 |
| ·天然气性质 | 第19页 |
| ·地层水性质 | 第19-22页 |
| 第4章 阳高寺气田水侵动态研究 | 第22-44页 |
| ·气水关系研究 | 第22-24页 |
| ·水侵方向 | 第24-25页 |
| ·气藏产水规律及水侵特征研究 | 第25-29页 |
| ·气藏出水规律研究 | 第25-28页 |
| ·气藏水侵特征研究 | 第28-29页 |
| ·重点井水侵分析与计算 | 第29-40页 |
| ·重点井水侵研究 | 第29-37页 |
| ·非线性物质平衡法计算水侵量 | 第37-40页 |
| ·水侵对气井生产的影响 | 第40-44页 |
| ·气藏出水导致压力损失大 | 第40-42页 |
| ·气井出水导致井区采出程度差异大 | 第42-43页 |
| ·气井出水影响了产能及气藏生产规模 | 第43-44页 |
| 第5章 阳高寺茅口组气藏开采特征 | 第44-55页 |
| ·茅口组气藏连通关系 | 第44-47页 |
| ·茅口组气藏具多单井裂缝系统 | 第44页 |
| ·井间连通关系 | 第44-47页 |
| ·茅口组气藏开采特征 | 第47-53页 |
| ·茅口组气藏开发阶段划分及基本特点 | 第47-48页 |
| ·茅口组气藏阳7井裂缝系统开采特征 | 第48-49页 |
| ·典型气井开采特征 | 第49-53页 |
| ·茅口组气藏产能特征 | 第53-55页 |
| 第6章 储量复核与评价 | 第55-63页 |
| ·压降法复核储量 | 第55-59页 |
| ·阳7井区压降法储量计算 | 第55页 |
| ·阳47井压力系统压降法储量计算 | 第55-56页 |
| ·阳49井压力系统压降法储量计算 | 第56-57页 |
| ·阳50井压力系统压降法储量计算 | 第57页 |
| ·阳65井压力系统压降法储量计算 | 第57-58页 |
| ·阳72井压力系统压降法储量计算 | 第58-59页 |
| ·非线性物质平衡法复核储量 | 第59-60页 |
| ·储量评价及分布 | 第60-63页 |
| 第7章 阳高寺气田开发潜力及对策研究 | 第63-74页 |
| ·阳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开发潜力论证 | 第63页 |
| ·阳7井裂缝系统挖潜措施对策研究 | 第63-70页 |
| ·合理开采方式的确定 | 第64-65页 |
| ·气藏增产措施改造对策研究 | 第65-68页 |
| ·主要井区挖潜措施对策研究 | 第68-70页 |
| ·主要气井增产措施对策研究 | 第70-74页 |
| ·气井产水量分析 | 第70页 |
| ·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研究 | 第70-72页 |
| ·气井增产措施推荐及预测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