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特色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主要特色 | 第18-19页 |
2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 第19页 |
2.1.2 基本公共服务 | 第19-20页 |
2.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0页 |
2.1.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1页 |
2.2.2 公平正义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和谐社会理论 | 第22页 |
2.3 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 | 第22-24页 |
2.3.1 人均GDP指标 | 第22页 |
2.3.2 人均财政收入指标 | 第22-23页 |
2.3.3 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指标 | 第23-24页 |
3 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24-41页 |
3.1 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24-29页 |
3.1.1 河北省宏观概况 | 第24-27页 |
3.1.2 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27-29页 |
3.2 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及其表现 | 第29-35页 |
3.2.1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 | 第30页 |
3.2.2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 第30-35页 |
3.3 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或均等化程度的测度 | 第35-41页 |
3.3.1 模型设定及数据选取 | 第35-37页 |
3.3.2 数据计算 | 第37-39页 |
3.3.3 均等化实证分析结论 | 第39-41页 |
4 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成因分析 | 第41-46页 |
4.1 影响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性因素 | 第41-44页 |
4.1.1 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系的制约 | 第41-42页 |
4.1.2 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 | 第42-44页 |
4.2 影响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性因素 | 第44-46页 |
4.2.1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44页 |
4.2.2 农村基层财政收入困难 | 第44页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执行标准不具体 | 第44-46页 |
5 推进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5.1 制度建设层面的建议 | 第46-48页 |
5.1.1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基本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 | 第46页 |
5.1.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真正平等 | 第46-47页 |
5.1.3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提高城乡均等化的效率 | 第47页 |
5.1.4 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保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平衡 | 第47-48页 |
5.1.5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基层财政困难 | 第48页 |
5.1.6 设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 第48页 |
5.2 具体措施层面的建议 | 第48-51页 |
5.2.1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 第48-49页 |
5.2.2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 第49页 |
5.2.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