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特殊热能及其机械论文--太阳能技术论文--太阳能转换装置和设备论文--聚光器论文

面向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的柔性定日镜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8-9页
第1章 引言第9-29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9-15页
        1.1.1 可再生能源第9-10页
        1.1.2 太阳能光热技术第10-12页
        1.1.3 塔式太阳能技术第12-14页
        1.1.4 塔式太阳能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2 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研究现状第15-24页
        1.2.1 大型多孔径定日镜第16-20页
        1.2.2 小型化定日镜第20-21页
        1.2.3 张力薄膜定日镜第21-22页
        1.2.4 聚光镜场第22-24页
    1.3 相关领域的先进反射镜技术第24-27页
        1.3.1 自适应太阳能聚光器第24-26页
        1.3.2 柔性光学反射镜第26-27页
    1.4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安排第27-29页
第2章 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光学基础与定日镜理想面形设计第29-47页
    2.1 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第29-35页
        2.1.1 系统的光源:太阳第29-31页
        2.1.2 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第31-32页
        2.1.3 塔式太阳能定日镜第32-34页
        2.1.4 本文研究的性能指标与基本假设第34-35页
    2.2 定日镜理想面形设计第35-37页
    2.3 理想面形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的性能数值仿真分析第37-46页
        2.3.1 仿真方法与模型第37-41页
        2.3.2 参考样例第41-42页
        2.3.3 分析结果第42-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柔性定日镜的离轴抛物面成形方法第47-67页
    3.1 离轴抛物面的几何特征第47-50页
    3.2 基于基尔霍夫平板理论的柔性定日镜离轴抛物面成形方法第50-57页
        3.2.1 基尔霍夫平板理论概述第50-53页
        3.2.2 均匀刚度柔性定日镜的离轴抛物面成形可行性分析第53-54页
        3.2.3 非均匀刚度柔性定日镜的离轴抛物面成形方法第54-57页
    3.3 仿真与实验验证第57-66页
        3.3.1 离轴抛物面成形仿真第57-62页
        3.3.2 离轴抛物面成形实验第62-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柔性定日镜的静态面形优化方法及性能分析第67-83页
    4.1 柔性定日镜的静态面形优化法第67-69页
        4.1.1 优化目标函数第67-68页
        4.1.2 数值优化程序与优化算法第68-69页
    4.2 静态面形优化法性能分析第69-76页
        4.2.1 采用刚度分布设计并实现静态面形优化的系统第71-72页
        4.2.2 理想自适应离轴抛物面形系统第72-73页
        4.2.3 平面镜系统第73-74页
        4.2.4 采用均匀刚度设计并实现静态面形优化的系统第74-76页
    4.3 采用面形优化设计的塔式太阳能系统性能仿真第76-81页
        4.3.1 吸热器模型第77-78页
        4.3.2 热机模型第78-79页
        4.3.3 仿真参数与结果第79-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现场环境因素对柔性定日镜面形影响分析第83-95页
    5.1 重力的面形干扰变形分析第83-89页
        5.1.1 重力变形的近似理论计算第83-86页
        5.1.2 重力变形的仿真分析第86-89页
    5.2 风压对面形的静态干扰变形分析第89-93页
        5.2.1 静态风压载荷第90-91页
        5.2.2 风压变形的仿真分析第91-93页
    5.3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6章 塔式太阳能柔性定日镜实验第95-109页
    6.1 塔式太阳能柔性定日镜原理实验机构设计第95-98页
        6.1.1 机构组成第95-97页
        6.1.2 机构参数第97-98页
    6.2 面形测量实验第98-103页
        6.2.1 实验仪器及步骤第98-99页
        6.2.2 实验结果第99-103页
    6.3 太阳能聚光实验第103-108页
        6.3.1 实验设计及步骤第103-105页
        6.3.2 实验结果第105-108页
    6.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2页
    7.1 论文工作主要内容第109-111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1页
    7.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合进化算法的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资源调度优化研究
下一篇:金属有机框架组装杂多酸复合材料及其氧化脱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