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插图清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相关概念解读及研究范围界定 | 第10-17页 |
1.1.1 新农村 | 第10页 |
1.1.2 聚落建筑 | 第10-12页 |
1.1.3 景观设计 | 第12-14页 |
1.1.4 材质运用 | 第14-16页 |
1.1.5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6-17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7-22页 |
1.2.1 社会发展以及农村改革时代需要 | 第17页 |
1.2.2 问题 | 第17-18页 |
1.2.3 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2.5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22页 |
1.3.2 创新点 | 第22-23页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23-24页 |
1.4 研究框架与未尽事宜 | 第24-28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24-26页 |
1.4.2 未尽事宜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新农村聚落建筑景观设计中材质的表现特征 | 第28-36页 |
2.1 农村聚落建筑材料的发展概述 | 第28-29页 |
2.2 材质赋予农村聚落建筑主体的语言 | 第29-31页 |
2.2.1 农村聚落建筑中材质的视觉表达 | 第29-30页 |
2.2.2 农村聚落建筑地域环境中的材质表达 | 第30-31页 |
2.3 新农村聚落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 第31-34页 |
2.3.1 农村聚落建筑材质低技的表现特征 | 第31-32页 |
2.3.2 共生融合的农村聚落建筑材质艺术表现特征 | 第32-34页 |
2.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新农村聚落建筑材质运用的技术手段 | 第36-68页 |
3.1 材质在农村聚落建筑结构上的技术表达 | 第36-51页 |
3.1.1 石材运用手段分析 | 第36-40页 |
3.1.2 生土运用手段分析 | 第40-43页 |
3.1.3 木材运用手段分析 | 第43-48页 |
3.1.4 竹材运用手段分析 | 第48-51页 |
3.2 材质在农村聚落建筑装饰上的技术表达 | 第51-62页 |
3.2.1 材质在建筑装饰上的技术处理 | 第51-57页 |
3.2.2 材质在建筑装饰上的组合手法 | 第57-60页 |
3.2.3 建筑表皮材质的情感化表达 | 第60-62页 |
3.3 材质在农村聚落建筑空间上的技术表达 | 第62-66页 |
3.3.1 材质对空间形态的延续 | 第63-64页 |
3.3.2 材质对情感空间的塑造 | 第64-66页 |
3.4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新农村聚落建筑景观材质设计策略 | 第68-84页 |
4.1 客观真实性策略 | 第68-72页 |
4.1.1 挖掘材质的天然本性 | 第68-69页 |
4.1.2 表现材质的真实形态 | 第69-72页 |
4.2 技术适宜性策略 | 第72-77页 |
4.2.1 结合地方材料 | 第72-74页 |
4.2.2 运用适宜技术 | 第74-77页 |
4.3 生态可持续策略 | 第77-82页 |
4.3.1 建筑材料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法研究 | 第78-81页 |
4.3.2 绿色生态设计探索 | 第81-82页 |
4.4 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A 图片来源 | 第90-92页 |
在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